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賽諾菲彭振科:今年中國市場有望維持兩位數增幅 繼續加強基層推廣

北京新浪網/2018.03.21
「在過去五年的時間當中,賽諾菲中國的業績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持續增長。2017年我們在中國銷售達到160億元,實現了15%的增長。」?近日,在賽諾菲2018年度總裁媒體溝通會上,賽諾菲中國區總裁彭振科表示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並預計2018年賽諾菲中國業績將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彭振科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在中國有非常巨大的醫療需求,而賽諾菲中國業務已經深入覆蓋到了縣域醫院和社區衛生中心,可以為更多的患者服務。

深入基層布局
目前賽諾菲在中國主要有處方葯、疫苗、保健產品三大塊業務。「從戰略方面來講,我們非常關注現有的重點疾病領域,主要圍繞在成熟產品領域、糖尿病和特葯。」?彭振科指出。

其中,賽諾菲治療方案覆蓋了中國前十大致死因素當中的七個,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代謝疾病內分泌、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傳染性疾病。

而賽諾菲中國業績15%的增長,主要是中國巨大的醫療需求(尤其是慢病需求)及賽諾菲深入基層的布局。

《2017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慢病患病率持續增長,從2003年到2013年十年間,患病率增長近2倍。2012年全國居民慢性病死亡率為533/10萬,佔總死亡人數86.6%。其中心腦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主要死因,佔總死亡的79.4%。

賽諾菲是最早在中國建立面向縣域醫療專屬部門的跨國製藥企業。2011年,賽諾菲成立基層醫療事業部,針對縣域醫生展開專業化技能及知識培訓,幫助患者「足不出縣」接受規範治療。截至2017年,賽諾菲中國業務已經覆蓋了近4000個社區衛生中心、支持培訓20000名醫生、對60000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篩查。

「重視基層醫療業務,因為這也是健康中國2030希望實現的目標和願景,讓很多慢病的患者不要都跑到大城市或者大醫院去接受治療,而是在自己家附近就能得到治療。」彭振科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

看好中國發展
彭振科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中表示,對2018年賽諾菲中國業績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很有信心。

在彭振科看來,這得益於中國相關制度的調整與改革,如大部制改革、新葯審批提速、國家醫保談判等,而這些變革也將有利於中國醫藥行業的發展。

而自啟動國家醫保談判以來,包括諾華、羅氏、GSK、賽諾菲等跨國葯企都在積极參與。彭振科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從賽諾菲參與的國家醫保談判涉及的關鍵問題看,主要包括藥物是不是能提供更多的價值,帶來更多的臨床獲益;價格方面是不是具有更好的成本經濟性。「我覺得這與上一輪(2009年)相比有非常大的改進。」

在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合伙人金毅看來,跨國葯企面臨專利過期等問題,積极參與國家醫保談判,既可以放量,又可以有效規避競爭,在到期前進行全國推廣和業務布局,可規避和延遲未來仿製葯競爭。

與此同時,新葯審批加速對包括賽諾菲在內的跨國企業無疑也是利好。2017年在中國市場,賽諾菲引進了多個創新藥物及新適應症獲批。如在罕見病方面,國內唯一獲批用於治療戈謝病的思而讚增加了用於III型戈謝病適應症以及全球唯一個針對龐貝病的治療藥物美而讚;來得時在2017年獲批增加了兒童適應症(青少年和年齡在6歲及以上兒童的1型糖尿病)。

「在今年我們也將推出新的產品奧巴捷(Aubagio),它是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一個藥物。」彭振科透露。

在彭振科看來,雖然目前中國針對罕見病市場還沒完全開放,需要繼續努力,進一步推進罕見病藥物的可及性,但也看到很積極的信號:「CFDA很快要公佈一個罕見病目錄,之後我們也期待有更多的探討,從而提高藥物的可及性。」

德勤報告認為,在接下來的5年,罕見病葯市場預計將翻一番,在2022年達到2090億美元。預計這些高成本的、專用藥品已經並將繼續面臨政策制定者的定價審查。在2016年,美國銷售排名前100的藥品中,罕見病葯的平均治療成本是每例患者每年14.0443萬美元,而非罕見病葯僅為2.7756萬美元。
新聞出處: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80321/2620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