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罕病基金會微電影 看見獨一無二生命力

青年日報/2017.12.30/記者謝璿
因為疾病影響,許多罕病病友從小就得面對不一樣眼光,以及生活不確定感及對未來的茫然無助。罕見疾病基金會今年特別拍攝「愛。點名-不罕見的生命」微電影,希望運用影像視野,讓罕見生命力傳遞至每個人心中,讓生命不再受限於罕病,而是看見病友獨一無二的生命力。

想和同學跑大隊接力的自己、想騎腳踏車的自己、想幫媽媽搥背的自己、想穿高跟鞋的自己,現實中卻只有無能為力的自己。有這樣的發想,來自施岑諺導演與病友們貼身觀察,拍攝前,為了解罕病病友的生活,施岑諺導演和編劇火柴與數十位罕病病友進行深入訪談,就是要讓這支影片可以用病友的視角,說出自己的心聲,透過課堂點名的方式,點出病友的無奈與困境。

其實許多病友對自己還是有著很多期待,也許這些期待大多無法成真,但只要不放棄,就能朝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邁進。許多罕病的病友,在身體的限制中,試圖找出自己可以走的一條路,就是相信自己還能做些什麼。在臺灣有超過250種罕病,14,000個罕病家庭,雖然七成以上還在等待治療的契機,但他們仍不輕言放棄。

玻璃娃娃婧瑄拖著蹣跚的步伐,卻依舊想用設計拉近人與人的關係;外胚層增生不良症的佳綺,曾被同學取了不好聽的綽號,但她最後選擇回到學校,幫助曾經有跟她一樣經歷的學生;肌肉萎縮症的柔萱,從串珠作品看到自由的真義;粒線體缺陷的昕蕎,那開心笑容的背後,則是母親無數失落傷心夜晚堆疊的成就感。

線狀體肌肉病變的婉坪,連發聲都極度吃力,生活起居僅能靠著母親照顧,可是婉坪仍用著微弱聲音說「想要完成學業,想要學作曲,想為自己的歌譜曲。」展現強韌意志力。至於劇中最後一幕的肌肉萎縮症的鄭鈴,她所彩繪出來的不單只是一幅幅的畫作,而是代表每個獨一無二的罕見生命。

微電影重要推手王小棣監製,多年前與基金會結緣;至於本片的導演施岑諺,也表示在這次訪談及拍攝過程中,病友能積極尋找自己人生目標,罕病基金會的協助是很重要關鍵,社會大眾更應該成為基金會後盾,持續給予病友更多的資源。至於擔綱女主角的林子熙更是流下感動的眼淚,希望自己的一點點演技或是小小的付出,能夠為大家做點什麼,感佩病友們堅強毅力與勇氣,希望能為他們加加油。

罕病基金會陳莉茵創辦人表示,或許每個人都會覺得力量不夠,其實一點點的助力,都讓罕病病友們不放棄。尤其是基金會有將近七成以上都是來自民眾的小額捐款,在今年持續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更需你我的愛心捐助,讓病友們的夢想都得以實現。

【罕見疾病基金會捐款資訊】
◎捐款洽詢專線:02-25210717
◎捐款網址: http://www.tfrd.org.tw/tfrd/help_a 
◎郵政劃撥捐款:戶名: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帳號:19343551
◎手機直撥捐款:中華電信用戶直撥51127
台灣大哥大用戶直撥5180-15
亞太電信用戶直撥590-06
◎愛心畫作響應專線:02-25210717轉131-135活動公關組
新聞出處:https://goo.gl/sXF5TW 

罕病公益微電影「愛‧點名-不罕見的生命」電影發表會現正熱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