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17.11.27/記者吳佳汾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鑽研長照科技領域多年,近日與漸凍人協會發起了「為愛解凍:募資開發意念輔具募資計畫」,獲得長年經營社會關懷的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關注,成就了企業、大學、弱勢團體的三方合作模式。
臺北科大為實務型研究大學,不但積極進行創新研發,也重視社會關懷層面,臺北科大機械系劉益宏副教授所開發的腦波意念輔具,就是一例。「意念輔具」結合了人工智慧AI、腦波信號處理、機電整合的技術。
將漸凍人的腦波轉譯成文字語言,解放病患被禁錮的靈魂,與外界重新搭起溝通途徑,改善生活品質。然而,目前全臺漸凍症病患人數僅有一千多例,晚期漸凍人人數更少,實在不易從投資端募得資金,將實驗室的研發原型,開發成產品。
臺北科大研發長蘇昭瑾表示,「意念輔具」研發團隊與漸凍人協會發起了「為愛解凍募資開發意念輔具募資計畫」,吸引了長年經營社會關懷的財團法人曹仲植基金會關注。
由曹仲植基金會捐款給漸凍人協會,協會再將款項透過產學合作方式與臺北科大合作,開發15套意念輔具,預計明年三月完成後,在曹仲植基金會見證下,再將此15套意念輔具交付漸凍人協會病友試用。試用期間,漸凍人協會將回饋病友使用心得,進而調整優化,讓輔具更加完善。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黎文龍表示,教育部力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鼓勵大專校院與區域連結,此次募資的三方合作模式,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和「大學社會責任」併行的典範,提升國內大學研發長照科技的技術層次,造福更多病友,讓真正需要此項技術的晚期漸凍人,脫離寂靜黑暗。期待藉由此次難得的三方合作典範,未來能引發更多迴響。
新聞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23/284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