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線狀體肌肉病兒 寶貝蛋家人細呵護

中國時報╱2013.06.03╱邱俐穎/台北報導

4歲的小哲出生後6個月內在加護病房度過,直到去年才被確診罹患線狀體肌肉病變,儘管三天兩頭跑醫院,在家人細心照顧下,個性活潑的他愛學姐姐翻筋斗,是家中的快樂泉源。

罹患罕病「線狀體肌肉病變」,4歲的小哲出門都要攜帶一台如小型吸塵器的呼吸器,呼吸器不時發出「嗶、嗶、嗶」聲響提醒管線是否脫落;過去肌肉無力、只能發出簡單音節的小哲,現已會說話、還會學姐姐翻筋斗,常逗得全家哈哈大笑。

有著一張粉嫩小臉的小哲,身上總牽著一長長的呼吸管,很難不被旁人注意,媽媽鄭雅婷說,小哲出生即全身被插滿管子送進加護病房,因無法脫離呼吸器,出生後頭6個月都在加護病房度過,直到去年才被確診罹患線狀體肌肉病變。

回想當初懷孕過程沒有任何異狀,媽媽鄭雅婷說,小哲起初出生和小朋友無異,但滿月時一場感冒,就因呼吸窘迫緊急插管,才發現小哲呼吸能力不佳,只要拿掉氧氣罩,血氧數值就直直掉,最後出院是帶著居家型呼吸器返家。

不像一般1歲大的孩子能站能坐,小哲出生全身肌肉軟趴趴,連翻身、吃飯都困難,加上身體抵抗力極差,早上輕微的咳嗽,下午就可能高燒不退,甚至惡化為肺炎,必須送急診。

為了讓小哲不至於呼吸困難、方便吞嚥,1歲時只好忍痛讓小哲接受氣切、胃造口,目前必須依賴呼吸器和灌食,還須定時接受復健。

媽媽鄭雅婷表示,只能說出簡單音節的小哲,去年開口叫媽媽,雖然無法清楚發出「ㄇ」音,但仍讓鄭雅婷感到窩心,活潑的小哲甚至會帶著呼吸器學姐姐翻筋斗、跳騎馬舞,調皮的個性常把家人逗得開懷,堪稱全家的寶貝蛋。

回想過去得知孩子得了罕病,媽媽鄭雅婷坦言,三天兩頭跑醫院的日子真是慘不忍睹,「當時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但走出來之後所有事情也慢慢迎刃而解,現在只希望小哲能快樂、平安長大。

線狀體肌肉病變為一種少見的先天性肌肉病變,常見的臨床症狀包含肌肉張力低下、肌肉無力、肌腱反射較弱等,肌肉無力最常發生在臉部,肢體近端,呼吸系統疾病和先天性多發性關節攣縮症常是出生頭1年的致命原因。

新聞出處: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30603000708.html

罹患罕病「線狀體肌肉病變」的小哲(前,坐在推車者),個性活潑、調皮,是全家的寶貝蛋。圖為全家出遊照  (鄭雅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