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2017.11.04/記者倪浩倫
「原本一度覺得自己活著沒什麼用,直到加入了繪畫班」。18歲的潘恩怡,因早產而罹患罕見疾病「粒線體缺陷」,常因癲癇而突然昏迷,且因四肢無力而須穿戴支架,卻遭同學排擠,讓她將自己封閉起來,不與外界溝通;但在加入罕病繪畫班後,讓她知道自己並不「罕見」,透過畫畫重拾人生目標,日前更以一般生身分考上科大的多媒體設計系,「夢想成為和宮崎駿一樣厲害的動畫師」。
罕病基金會自2004年開設「罕病心靈繪畫班」,至今已邁入第14個年頭,基金會表示,藝術能撫慰人心,也讓人在創作時學會沉澱和平靜,有助於讓病友更勇於面對生命的課題。從小一就加入的恩怡,10年來從未缺席課程,且透過畫畫,自己和家人都明顯感覺到她的轉變,今日自己的創作,更被基金會拿到畫展參展。
因為粒線體缺陷,恩怡常會突然昏迷倒下,甚至曾在倒下時撞到窗戶而濺血,且因四肢無力,讓她小學時必須穿戴支架,卻遭來同學異樣的眼光和排擠,讓她覺得「自己活著沒麼用」,一度拒絕和外界溝通,甚至用頭去撞牆來傷害自己,直到有次媽媽帶他去心靈繪畫班,「這裡沒有人會排擠我,更看到很多比我更嚴重、卻更堅持的人」。
恩怡說,從開始上繪畫班後,自己每天都會畫畫,透過畫畫能抒發自己壓力,甚至讓自己更有自信,只是儘管很喜歡畫畫,她卻和很多台灣學生一樣,未將「興趣」加入生涯規劃,直到高三學測時,因為升學壓力過大,讓她驚覺「為何不把畫畫當職業」,於是透過插大考試,考上健行科大多媒體設計系,並立下夢想「成為和宮崎駿一樣厲害的動畫師」。
新聞出處:http://ctee.com.tw/LiveNews/Content.aspx?ch=ch&nid=20171104002025-260405&page=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