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2017.08.04
國內對「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研究有限,目前僅知是在胚胎形成過程中的神經外胚層細胞突變所致,多數為良性,但平均會有7%轉變成黑色素癌,新生兒發生機率約1/50萬,國內已知痣友人數約30人,由於多數痣友選擇低調度日,確切人數恐怕更多。
林口長庚兒童整形外科主任莊秀樹表示,黑色素痣直徑大於20公分或超過20個點,就屬於「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已知發生機率約莫50萬分之一,相當罕見,如果父母發現,宜及早就醫,否則惡化成黑色素癌的機率高達7%。另有文獻指出,全球發生率約為2萬分之一。
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澤源說,「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因為沒有汗腺,且有大量毛髮生長,又會被說成「獸皮」,由於轉變成黑色素癌的機率頗高,通常會建議父母盡早開刀切除並植皮,平時也要注意防曬,避免紫外線刺激黑色素細胞活化。
琪爸透露,國內並未對「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人數有過統計,但根據其接觸個案來看,保守估計約莫30人左右,如果加上從未曝光的黑數,全台恐怕有更多人,身受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所苦。(突發中心)
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 小檔案
●病徵:黑色素痣面積20平方公分以上
●機率:五十萬分之一
●病因:胚胎期外胚層的色素、皮膚、毛髮等細胞產生突變
●建議:盡早就醫,宜3歲至青春期前治療
●後遺症:若不處理,7%會轉變成黑色素癌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新聞出處: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70804/1175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