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2017.08.04
「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目前非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告的罕見疾病,因此痣友在沒有政府資源挹注下,不管是就醫部分負擔,特殊藥物、營養食品及相關醫療補助,都無法取得;琪爸這些年推動將巨黑痣納入公告罕病,雖然還在努力,幸賴罕見疾病基金會及台灣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協助,一路走來並不孤單。
根據國健署公布的「申請列入罕見疾病流程」,需罕見疾病及藥物審議會委員或衛生主管機關、醫師等提出申請,還需提供相關文件,審議會通過審查後,衛生署公告才算完成。
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表示,要申請成為公告罕病並不容易,因此許多未納入公告的罕病病友,仍會尋求基金會協助,目前服務的罕病共240多種,比國健署今年4月公告的213種罕病還多。
陳冠如指出,病友只要一通電話,社工就會提供完整且必要的協助,從家庭訪視到急難救助,甚至是心理支持,包括就學、就業的溝通諮詢,就算不是公告罕病,基金會也會提供聯誼會聯絡方式,讓病友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相互扶持的夥伴。
新聞出處:https://goo.gl/JePB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