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2013.5.10/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既然生了,我不照顧,那誰來照顧?」「安安」罹患罕病,16歲了卻像小嬰兒只能勉強發出聲音表達情緒,但媽媽張女士把她當成天使。16歲的「祥祥」罹患罕見「瑞特氏症」,進食、如廁、洗澡都要旁人協助,媽媽蔡女士說,只要兒子快樂,就是她最好的禮物。
從罕病兒發病開始,媽媽幾乎一年365天負起照護責任,沒有一天可稍微休息。母親節前夕,罕病基金會今天邀請五個罕病家庭,一起完成一道美味料理「生菜蝦鬆」,感謝媽媽們一年到頭的辛勞。
16歲的安安罹患「天使症候群」,因為染色體的微小缺失,造成安安有嚴重的學習障礙和發展遲緩,只能像嬰兒一樣「咿咿呀呀」,還得穿著矯正鞋才能勉強站立,平時要媽媽抱著才能移動。媽媽張素珠常把安安放在特大搖籃裡,才能一邊煮飯、整理家務,還能隨時注意女兒。
但張素珠卻開朗的說,「就像生了一個嬌貴的小公主。」如果自己不照顧,誰來照顧?「而且要是別人來顧,我還捨不得。」
另一名罕病兒祥祥從小語言、學習能力、生長發育都比同齡孩子慢,直到升小一時癲癇發作,就醫才確定罹患了罕見疾病「瑞特氏症」。不僅無藥可醫,還會造成語言表達等嚴重退化。
媽媽蔡文錦說,兒子得了從沒聽過的病,恰巧先生又罹患肺癌,沈重的壓力讓她曾經想帶著孩子尋死,但她實在不忍剝奪孩子生存的權利。
雖然16歲的祥祥連瑣事都得旁人照料,但母子連心,只要他稍有動作,蔡文錦就能了解他的意思。看著兒子撒嬌的笑容,在她心中這個要她一生照顧的兒子,仍是最帥、最可愛的孩子。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788827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