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廣告人轉身投入視覺追蹤輔具 協助漸凍人再生

物聯網/2017.03.29/記者劉尚昀
創意之路是沒有侷限的!森思眼動創辦人陳信至、茆宇翔原本服務於廣告界,主要透過「眼球追蹤技術」,了解使用者如何「看」網頁,從中協助電商業者優化網頁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

在兩人在摯友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的漸凍人症),看著好友慢慢喪失運動能力之後,後期甚至因肌肉麻痺而失去說話能力,最後只剩下眼睛可以移動,這機緣讓他們將眼球追蹤技術,投入輔具發展。

起初陳信至、茆宇翔大量調查市面上眼球追蹤輔具,兩人發現目前大多採用貼片方式,透過接觸感應方式感測眼球物理移動,因為該技術為了要精準測量「眼珠子」,需要緊貼在患者眼皮,長時間壓迫眼球,讓使用者十分不舒服。

隨即改以過去用於廣告效果偵測的「眼球追蹤技術」來打造一副貼心的輔具。茆宇翔回想起一位漸凍病患,四肢已嚴重退化,僅剩眼球與部分手指頭可以勉強活動,過去只能用搖桿式滑鼠控制游標,若要將游標跨越螢幕,點擊一個連結,對一般人而言可說是輕而易舉,但這名患者足足花了3分鐘。

茆宇翔表示,森思眼動透過輔具中心找上該名患者,並親赴現場探視個案,依照個案特殊性調整感應與控制裝置,這名患者已經可透過眼球控制電腦與外界正常溝通,並讓長久疏離人群的患者重新投入社會,在家裡經營網拍,取得謀生能力

另一名患有雷特氏症國小二年級女孩,該種疾病源自於染色體缺陷遺傳疾病,主要發生在孩童身上,會造成患者神經急速退化,發展遲緩的現象。茆宇翔強調,這位小女孩從出生以來未曾說過一句話,因為居住在醫療條件較差的金門,沒有提早期治療設備,甚至只能就讀融合教育學校(與一般學童共讀)。

茆宇翔表示,在使用到眼球追蹤輔具前,小女孩只能透過書桌上的注音符號墊板與外界溝通,當她初次使用到輔具後,積壓近10年的第一句完整的話,就是感謝長久以來陪伴她的阿姨。

眼球追蹤技術輔具不僅應用在無法行動患者身上,包括俗稱過動症患者,常因為注意力不足,無法正常跟隨授課內容,造成患者學習障礙,甚至自信心低落,透過這套輔具將可有效偵測患者注意程度,一旦發現患者有注意力不集中情形,可中斷教材撥放,也可以通知教師理解。

陳信至、茆宇翔投入身心障礙輔助領域,理解這社會上有另一群默默不會發聲的人需要協助,他們透過科技做為他們的傳聲筒,挖掘他們不被人知道細膩感受,發現幫他們完成「溝通」與「自我實現」的夢想。

茆宇翔回想起創業歷程表示,身心障礙患者因為各種疾病與個案的差異性,每次協助患者導入輔具時,都必須親臨現場,依照個案差異性,重新調整介面與使用方式,這過程是十分辛苦,但每每看到個案在協助重啟與外界連結,甚至自我實現重新投入學業與職場,那種喜悅回饋了他們創業時追求的初衷。
新聞出處:http://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id=0000497481_X7A3BQBM9G0OBJ0LLSI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