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壹週刊】為何這個孫子可以救了全家族

蘋果日報/2017.03.13/蔡怡真
60幾歲的許先生,5年前走路開始喘,到醫院檢查發現是心臟肥大,醫師也不原因是什麼,只叫他吃清淡點,但症狀一直持續,直到幾年前,小孫子出生了,接受新生兒篩檢,才發現孫子有「法布瑞氏症」。

由於這個代謝性遺傳疾病是X染色體發生變異,男性症狀比女性嚴重,屬性聯遺傳疾病,一人發病整家族都有的狀況相當常見,因此負責檢驗的台北榮總遺傳諮詢中心主任牛道明就開始往上追蹤,許先生說,「先是找到我女兒,再往上推到我這個外公,整個家族找到了10位患者,有4位已接受治療。」

身為法布瑞氏症協會的他無奈地說,「這是家族疾病,不要也不行啊…」

另一對母子舒媽媽與兒子也是相同情形,舒媽媽從小五就不斷有四肢關節疼痛情形,二十幾歲後眼睛角膜有色素沈澱,十多年來就一直被誤診,所有的治療也都無效。直到98年兒子出生後接受篩檢,才發現一直以來的困擾就是法布瑞氏症在搞鬼,而兒子從小就發病,已有尿毒情形,小小年紀也開始接受治療。實際上,這是因負責製造a-GAL酵素的基因異常,造成脂肪無法代謝,牛道明說,長久下來脂肪就堆積在細胞裡,會產生全身各處的問題,以台灣為例非典型的心臟肥大患者很常見,我這兒一年就有一千多例心臟肥大的患者轉過做基因確診,另外典型的患者則是先侵襲周邊神經、腎臟再來是心臟。

牛道明說,多數患者都是晚發性,到了4、50歲發生心臟問題才慢慢去找出原因。病患董先生幾年前就知道心臟有問題,也定期健康,8年前被告知是心尖肥大,5年前在新加坡再度健檢也知道心電圖有異常,直到前陣子去爬山因心律不整昏倒被送下山,中間還電擊兩次,後來因心臟肥大進行了縮心手術及瓣膜置換術,但仍不知原因是什麼,後來被轉到北榮遺傳諮詢中心檢查,才發現是心臟變異型法布瑞氏症。董先生無奈地說,「我女兒也正在檢查,但應該也是患者,只是她現在沒症狀。」

而為了縮知診斷時間,日前扶輪社特地捐贈「核酸增幅放大反應系統」給北榮,這套儀器的特點就是可以快速檢測基因突變,增加疾病診斷、追蹤及用藥效率的評估等等。
新聞出處: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313/107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