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醫學研究〉北榮發現 運動感覺神經病變致病機制

自由時報/2013.04.09/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7歲的陳小弟(在1歲多時,由於一直不會走路,父母抱著他四處求醫,一直無法找出病因,2年前至北榮求診,抽了一管血,日前北榮告知陳小弟因為主管運動感覺神經的基因出現變異,罹患了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又稱為「恰克馬利杜斯氏症」。

北榮神內主治醫師李宜中表示,陳小弟2歲時兩腳肌肉就開始萎縮,由於兩腳無力、走路不穩時常摔跤,3歲時不僅走路有困難需以輪椅代步,雙手肌肉也開始萎縮,雙手功能亦逐漸喪失,幸而在父母的細心照顧之下,症狀沒有再進一步惡化。

但另一位林先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林先生自13歲起就有雙下肢肌肉萎縮、走路不穩的現象,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下肢肌肉萎縮無力的情形更為厲害,46歲後他已經完全無法行走,需以輪椅代步,而林先生家族多位成員亦陸續出現相同的症狀,雖四處求醫仍無法找出病源。

經北榮與陽明大學腦科研究中心合作,終於找出病因,確認林先生家族為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其基因變異是發生在一個名為GNB4的G蛋白β4次單元的基因上,G蛋白的功能是傳遞細胞外的訊息進入細胞內,而GNB4基因的功能,就是幫助周邊神經細胞接受傳遞細胞外的訊息進入細胞內,若其發生變異,便會影響神經運動功能。

這項研究結果不但凸顯G蛋白在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致病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亦為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的治療提供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李宜中指出,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最常在兒童期及青春期發病,盛行率約為1/2500,所以估計在台灣至少有9000位病患,雖然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研究結果能提供利用基因檢測,早期確定病患是否為這方面問題,平時以減少神經關節的壓迫及適度的運動,來降低疾病的嚴重度,另亦可利用胚胎基因檢測的方式,讓病患有機會生下健康寶寶。

新聞出處: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pr/9/today-health3.htm

▲陳小弟弟(化名)(左)罹患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 在父母的細心照顧下,症狀沒再惡化。右為陳小弟的父親。(記者魏怡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