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2016.12.31/記者洪欣慈、王彩鸝/台北報導
「我想告訴那些曾因各種困境離開學校的人,只要有心學習,永遠都有機會。」今年廿三歲的林芳如,十六歲時因罹患罕病中斷求學,廿一歲才念完高一,靠自學完成高中學業。求學之路一路艱辛的她,沒被疾病打倒,從六百多名學生中脫穎而出,免試錄取清華大學一○六學年度「拾穗計畫」。
清大一○六學年度學士班「特殊選才招生」(拾穗計畫)日前放榜,今年共六四八名學生報名、正取卅名,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五。學生都「各具本領」,有的擔任公民記者、有的會法文、泰文、印尼文等多國語文;還有數學、電腦、帆船、水彩畫、機器人、空手道的各類高手,及多位在逆境中向上的優秀學生。
許多自學生在一般升學管道中不見得能脫穎而出,但在清大公布的榜單中,就有三位是自學生,林芳如是其中之一。
她自嘲,曾歷經三次高中新生訓練,成功蒐集六套不同款式、顏色的高中校服,但穿上校服的時間加總起來不超過兩學期。與罕病共處的七年間,她走過基測、考過會考,高中及高職體制都參與過。
但林芳如並未被罕病打倒,她關心教育問題,大量修習大學線上課程,擔任公民記者,還曾在雨傘運動後飛到香港採訪;她今年也在教育部的EDU Talks演講,關心台灣自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
現就讀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學的周珏妤,是國家級帆船選手,參加過近百場帆船競賽,曾獲「台灣盃全國帆船錦標賽」冠軍、「青年帆船國際亞洲錦標賽」女子組第三名,憑藉優異帆船技能,成為清大明年新生。
周珏妤的爸爸周輝雄是帆船教練,周爸爸說,珏妤從小三開始練帆船,曾經落海,最嚴重的一回是讀國二時翻船一度暈厥,落海後被冰冷海水冷醒,她沉著爬上船獨自駛回岸邊。
周爸爸說,那段時間是珏妤的低潮期,但經此一震卻更加堅毅,當年度拿到三項比賽冠軍。周珏妤表示,她要參加清大帆船社,目標是在明年大專盃重型帆船賽,為清大奪牌。她未來想讀經濟系,學「生意頭腦」,「有足夠的經濟基礎,才能幫助運動發展」。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story/6899/2201984
相關報導:【青春正能量】蔡淇華:拾穗後,沃野千里 親子天下/2016.12.30 https://goo.gl/RDnvo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