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2012-01-06/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英國物理大師霍金(Stephen
Hawking)在21歲罹患俗稱「漸凍人」的運動神經元疾病,醫師斷定來日不多,但他卻將在8日度過70歲生日,且孜孜矻矻研究學問一如往昔。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運動神經元疾病照護與研究中心主任查拉比 (Ammar
Al-Chalabi)說:「我沒見過這種疾病的病患能活到這麼久。」查拉比雖沒有治療過霍金,但他稱他的長壽「非比尋常」。霍金一生大部份時間都蜷曲在輪椅上,也只能透過電腦語音輔助系統說話,但他對宇宙奧祕的探索讓他成為當代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
他大部份的研究集中在結合相對論(時間與空間的本質)與量子理論(宇宙中最小的粒子如何運動),解釋宇宙的起源與運作。1974年年僅32歲的他就成為英國聲譽卓著的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最年輕的研究員之一,5年後擔任劍橋大學魯卡遜數學講座教授(Lucasian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at
Cambridge University),牛頓(Issac Newton)也曾獲頒這項榮譽。
不過他能享譽國際,是他1988年出版的「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此書向科學素人解釋宇宙本質,全球狂銷數百萬冊。霍金在21歲診斷出罹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內控制隨意肌的運動神經元退化。
儘管健康日趨惡化,需要24小時照護,但霍金拒絕讓疾病阻礙他的學術研究。他曾表示:「和宇宙相比,人類顯得微不足道,因此殘疾也沒什麼大不了。」不過這位研究宇宙的大師也有尋常人的困惑,他接受「新科學家雜誌」(New
Scientist)生日專訪時,被問到他在這天什麼事讓他思考最多,在2006年與第2任妻子離婚的霍金回答:「女人。她們完全是個謎。」
霍金將在8日過70歲生日,這天也是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逝世300週年紀念日,劍橋大學將以研究「宇宙狀態」的特別研討會慶祝。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20106002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