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2013.03.18╱張勵德╱彰化報導
今年22歲的建亦7年前因癲癇送醫,被診斷出罹患粒線體缺陷的罕見疾病,這些年建亦慢慢喪失語言、吞嚥能力,四肢逐漸無力,如今癱瘓在床,建亦的媽媽早年也因同樣疾病癱瘓,為照顧2個重病患者,爸爸陳國安辭去工作專心照顧妻兒,但龐大的醫療費幾乎壓垮陳家。所幸罕見疾病基金會補助相關醫療及日常營養品費用,陳爸爸才能撐下去。
抽痰、翻身拍背、換尿布、量體溫、灌食,這些照護動作陳爸爸駕輕就熟,平常人照顧一個癱瘓者已很吃力,他卻一次要照顧2個,不僅如此,陳爸爸還把妻兒的狀況用筆記下來,長年來累積了厚厚一大疊的「病歷」,讓他可隨時知道妻兒的狀況,只要一有異常馬上送醫,連醫生都讚他比醫護人員專業、細心。
兒曾獲總統教育獎
建亦的媽媽13年前發病時,原以為是普通中風,但沒想到癲癇經常發作讓她逐漸失去語言能力,後來才診斷出原來是腦部粒線體病變的罕見疾病,為照顧妻子,陳爸爸辭去原本的業務工作,平常只能靠兼職及政府補助度日。孝順的建亦高中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是趕回家照顧媽媽,讓爸爸能有空檔去兼差賺錢,雖然環境困苦,但建亦在校成績還是很優異,曾獲總統教育獎的殊榮。
原以為等孩子長大後壓力能稍微減輕,沒想到7年前建亦也開始發病,3年前建亦也和媽媽一樣癱瘓在床,不能說話也動彈不得,被迫中斷大學學業,看著健康又優秀的孩子如今變成這樣,讓陳爸爸感慨又傷心。
「遇到了就得面對,妻兒就是我的責任!」陳爸爸從不怨天尤人,但2個病人光是尿布、導管等耗材加上灌食的配方奶,每個月至少要2萬多元,龐大的醫療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後來經朋友介紹,陳爸爸向罕病基金會求助,基金會審核後決定每月提供醫療耗材及營養品補助,陳爸爸也能繼續安心照顧妻兒。
陳爸爸說,要是沒有基金會協助,不知道能不能撐到現在,另外建亦的2個弟妹也不可能繼續讀書,「真的很感激!」
8成病友醫療不足
罕見疾病基金會表示,罕病病友必須接受持續性醫療協助,在照護上往往需要全職的照顧者協助,加上龐大的醫藥費,往往更增添經濟負擔與壓力,導致近8成的罕病病友無法接受有效治療,甚至讓整個家庭陷入絕境,需要社會提供更多後援。
「罕病病友醫療照護基金」募集資訊
◆幫助對象:罕見疾病病友及其家庭
◆幫助方式:
.補助病友基因檢驗、診斷及醫療經費
.術後營養品、輔具、醫療耗材費用
.社會保險、救助或其他福利制度無法給付的費用
◆經費需求:每年幫助約4000名病友,約需600萬元
◆捐款方式
.劃撥帳號:19343551
.戶名: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洽詢管道:(02)2521-0717 或www.tfrd.org.tw
資料來源:罕見疾病基金會
新聞出處:http://zzb.bz/pHo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