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蘇信銓/2016.07.24/台北報導
國家地理頻道自1998年於台灣開播以來,即透過跨國合作計畫將紀錄片製作技術轉移台灣,並以遍布全球的電視網將精采的台灣故事帶到全世界,讓全球觀眾被台灣動人的在地故事、獨特的自然與人文生命力所感動。今年夏天,國家地理頻道希望能更進一步,讓台灣紀錄片導演的優秀作品能讓更多觀眾看到,感動更多人。因此特別安排了【映像福爾摩沙】特輯,以七部各具特色的生態和人文紀錄片,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台灣之美。七部紀錄片包括生態主題的《老鷹想飛》、《九九蜂鷹》、《戀戀火金姑》以及人文主題的《野球孩子》、《一首搖滾上月球》、《我們這樣拍電影》和《瓷林》。【映像福爾摩沙】將自7月22日起,每週五晚上9點首播。
《一首搖滾上月球》訴說「睏熊霸」樂團的故事—六位罕病孩子的父親,如何在龐大的生活壓力下,實現音樂夢想,登上海洋音樂祭舞台。導演黃嘉俊說拍攝這部片讓他重新思考成功男人的定義,他提醒紀錄片工作者雖然經年累月在外工作,但還是要記得回家,因為家裡永遠會有全世界最期待你回家的家人等著你。四分衛阿山也分享指導樂團時每週四晚上一起玩的歡樂時光,讓他到現在還非常懷念。
一首搖滾上月球 8月 05日 星期五@ 21:00
六位患有罕見疾病的孩子的父親們組成了一支樂團「睏熊霸」。在有罕見疾病孩子的家庭裡,最先面對不了現實的人,常常是身為父親的那位;可是這支即將挑戰2012年海洋音樂祭的業餘搖滾樂團,他們的組團除了是為了一圓年少時的夢,更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洩與抒發:因為他們有著一定得面對的生命課題,也就是他們受罕見疾病所苦的孩子。
這六位爸爸都不知道還能陪自己的孩子走多久,只能確定自己的不落跑,其中有人甚至必須父兼母職,一個人撐起孩子頭上的那片天。生活有苦、有樂,孩子的那哪種感受多一些?其實做父親的也難以測量、確知,只能在脆弱的時刻苦力撐過,然後擦擦眼淚繼續拼命,希望孩子知道自己對他們的愛永遠不變。
「睏熊霸」的成員包括有keyboard手「巫爸」、鼓手「勇爸」、貝斯手「鄭爸」、吉他手「李爸」、薩克斯風手「潘爸」、還有主唱「歐陽爸」;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行業:教會行政、計程車司機、捏麵人師傅、網頁設計師、補習班老師、以及國中代課老師;沒有成員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平均五十二歲的他們,無論在2012年的夏天能不能如願站上海洋音樂祭的舞台,他們與自己家人之間的愛與支持,都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新聞出處:http://times.hinet.net/news/18860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