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2016.05.04
「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會繼續講下去,到生命結束那天。」坐在輪椅上,50歲蕭建華因罹患「慢性多發性脫髓鞘神經病變」導致下半身萎縮,雙手也已變形,但他不向命運低頭,用自己經歷鼓勵他人,至今已演講超過1700場。
蕭建華說,他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就讀小五時被領養,但養父在他國二時病逝,讓他必須中斷學業賺錢養家,28歲他重返校園,並於成大中文系夜間部畢業
不料,他37歲卻罹患類似漸凍人的「慢性多發性脫髓鞘神經病變」,蕭建華說:「醫生告訴我,這種病沒藥醫,只剩3到5年性命,身體會慢慢萎縮,最後呼吸衰竭死亡。」
原本他打算燒炭自殺,但當他從電視中更多苦難新聞時,他決定用自己的經驗鼓勵別人,並演講100場,為自己交出一張「滿分成績單」
但在他講完第100場後不到4個月,一場火將他房子燒毀,並帶走一位長期自願照顧他學妹的性命,蕭建華,說:「一無所有的我只想快點死,但慈濟師姐告訴我,學妹為了我死,我不應讓她白白犧牲。」
歷經磨難,蕭建華沒有被擊敗,更於2014年獲得法鼓山國際關懷生命獎個人智慧獎肯定,他說:「走在人生路上一定會跌倒,但只要站起來次數,比跌倒多一次就夠了」。
法鼓山「2016國際關懷生命獎」即日至6月30日止徵件,資格分為個人獎與團體獎,國內外曾面臨生命巨變、經歷淬鍊後突破困境對社會有正面力量或可作為生命教材的個人,屬「智慧獎」,從事生命關懷或預防自殺相關領域工作經歷滿3年,屬「慈悲獎」,另針對團體設立「大願獎」,團體和個人獎金各為新台幣30萬元。
此次邀請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前台灣大學校長陳維昭、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董事蔡松棋等8人擔任評審,擔任評審之一的導演吳念真說,台灣有許多小人物,在崗位上盡守本分,為社會打拼,「希望透過此獎,發掘更多無名英雄,用他們故事感染社會,勉勵他人。」
新聞出處: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504/849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