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長照2.0 不會先稅收後保險

經濟日報/2016.04.25/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內定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昨(24)日表示,新政府正加速催生俗稱「長照十年2.0」版的長期照護方案,照顧國人老後生活。他明確指出,新政府將以「稅收制」推動長照制度,確定不會採保險制,更不會有「先稅收後保險」的階段論做法。

林萬億與銜命推動長照2.0的內定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寶靜,周三將會晤衛福部政次李玉春,李玉春在學者時代即擔任長照保險制度總顧問,外界關注,當主張「稅收制」的新政府長照推手,碰上馬政府的保險制推動大將,將擦出何樣火花。

林萬億昨天表示,新政府已著手研擬長照2.0政策,周三與李玉春碰面,是為了瞭解馬政府推動中的長照計畫已執行到那些程度,避免政策研擬過程浪費時間。衛福部不願透露周三會晤重點,但據了解,新政府指定的資料包括:長照保險制度中的特約機構及核銷制度設計等。

先前外界盛傳,準總統蔡英文與即將履新的閣揆林全,不排斥先實施幾年的稅收制,待長照人力與資源充分長出之後,再採取保險制,從衛福部為周三準備的內容,似乎頗得印證。不過,林萬億否認這樣的說法。他強調,新政府推動長照,已無保險制的選項,更不可能有階段論做法。

林萬億主張稅收制,而非保險制,主要是擔心全民納保後,勞工負擔將增加,此外,大筆預算將流向大宗的家庭照護者津貼或大型機構,無法實現理想中的在地安老。他認為,地方政府是最了解地方資源與長照需求的一線主管機關,採保險制,中央將握有大批資源,反弱化地方政府角色。

業者核銷 最怕行政效率差
新政府確定將以稅收制推動長照計畫,不少擁有長照實務經驗的機構業者直言,最怕行政效率差,核銷變得很麻煩。

林萬億的長照2.0,在中央會有一個專責的推動委員會,但推動主力要借重地方,實現以社區為基礎的在地安老。依照規劃,2.0涉及的長照服務內容將包括,預防失能、支持家庭照顧者、到宅服務、居家醫護、日間照護、短期臨托、餐食服務、交通接送、團體家屋、機構式照顧等。

不少長照機構業者認為,馬政府的長照保險制,幾乎不分年齡,把所有失能人口及其家屬都納入服務對象,所需經費自然多很多;新政府的2.0服務對象較為縮限,該怎麼鼓舞地方政府提供一致性的管理與服務,則是考驗。採稅收制,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都必須要有很高的行政效率,否則許多社福機構都是小成本經營,核銷本身是個大工程。

聆聽民眾想法 給選擇權
台灣人老得快,加上受少子化影響,不少人都期盼老後生活,能像年輕時一樣活力、豐盛。新政府與馬政府對於長照制度,該採稅收制,還是保險制,看法不同,兩套制度也各有優缺點,即將執掌權柄的新政府,不妨聆聽不同世代想法,盡可能尊重民眾的老後選擇權。

對不少台灣的平凡家庭來說,每天除了柴米油鹽之外,最煩惱的莫過於家中的老人與小孩照顧問題。如果老的、少的,都能在政府與社區有力的幫助下,獲得足夠且適當的照顧,那麼家庭功能就可正常運作,還能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由此走向安居樂業。

對於即將執政的新政府來說,制度的選擇,應避免流於理念之爭,不同制度之間,也非全然互斥,總是有可相互參採之處,執政者不妨保持彈性。不管最後新政府拍板哪一種制度,當務之急,也要先解決眼下長照人力不足,服務品項不夠多,及祭出誘因吸引更多好人才投入長照服務。否則,就算日後拿到了政府補助,卻沒有多元的長照品項可選擇,那麼老後生活恐怕還是匱乏得很。
新聞出處:http://goo.gl/huuj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