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2歲罕病男童口吐白沫 搶救15小時不治

蘋果日報/2016.04.05/突發中心黃羿馨/新竹報導
新竹一名2歲胡姓男童,因罹患先天性中樞神經換氣不足症候群,需開刀氣切接製氧機呼吸,媽媽每晚10時許,都會用棉花棒幫他清潔氣切管周邊髒汙,前天晚上清潔時,發現棉花棒棉絮脫落掉入氣切管內,原想更換新的氣切管,但舊管內卻找不到棉絮,男童隨後臉色發黑、口吐白沫,送醫急救15個小時後宣告不治。檢警今天相驗,法醫認為些許棉絮吸入氣管不至於致死,真正死因仍有待調查。

男童母親鄧姓婦人(37歲)向警方表示,兒子出生不久,因全身發黑送醫急救,經診斷後被驗出患有「患先天性中樞神經換氣不足症候群」罕見疾病、無法正常呼吸,因兒子年紀太小,無法使用氧氣面罩,必須開刀氣切仰賴呼吸器維生,從此為了全心照顧兒子,自己也辭去工作,每晚10時許,都會用棉花棒沾食鹽水清潔氣切口旁髒汙、毛屑。

鄧婦說,3日晚間10時許,她一如往常到房間裡照顧兒子,兒子吃了外婆餵的粥後準備睡覺,她拿著沾食鹽水的棉花棒,幫兒子清潔氣切口上的痰及毛屑,但棉花棒棉絮不慎脫落,卡在氣切管洞口,她先用牙線棒從氣切洞口勾出,但卻無法取出,她趕緊將氣切管拔出來,想從底部清潔,但卻沒看見阻塞的棉絮,此時兒子開始臉色發黑、口吐白沫。

「趕快叫我媽媽來幫忙!」鄧婦表示,她請媽媽拿急救球幫忙按壓,自己則趕緊做CPR,一面幫忙更換新的氣切管,此時兒子臉色稍有改善,但依舊嘴唇發紫、沒有呼吸,她才趕緊報案,救護人員將男童抱上救護車立即實施CPR,但男童送院前仍臉色發黑、未見好轉,經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15小時搶救後,仍宣告不治。

男童外婆哽咽地說,孫子每天睡覺都要戴呼吸器,女兒睡前都會幫孫子清理氣切管乾掉的痰和毛屑,先前孫子曾被痰卡住不能呼吸,因此女兒照顧時都非常小心,但沒想到小心翼翼呵護孫子,卻還是發生意外。

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宋聿翔表示,患有此罕病幼童氣切的父母,每天4到6小時都要進行口腔鼻部護理及抽痰,避免因氣切造成分泌物過多,導致氣切管阻塞或感染情況,一般來說都會拿乾淨棉棒沾食鹽水清理,很少發生有棉絮吸入氣管直接致死的情形,即使有也會先造成慢性呼吸酸血症、不至於致死,但男童身上並未有此症狀。

宋聿翔表示,根據男童X光片看來有肺部塌陷、發炎等症狀,懷疑男童有其他併發症,法醫也指出,若只是些許棉絮吸入氣管不至於致死,必須再調閱病歷詳查,真正死因仍待進一步釐清。

東元醫院兒科部主任王昱程表示,由於這種罕病發生率相當低,目前沒有藥物治療,只能靠呼吸器減輕症狀,通常輕微的患者,長大後症狀會減輕,只需用呼吸器輔助睡眠即可,但症狀嚴重的患者可能24小時都無法自主呼吸、需要氣切,建議民眾產前篩檢時要多留意,尤其是家中已有類似案例者。
新聞出處: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405/831871/ 
相關報導:〈北部〉棉花掉進氣管 罕病氣切童喪命  自由時報/2016.04.06/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