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2016.02.07/記者李佳玲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讀者愛心,自2004年開始,每年農曆年前,均從捐助人「不指定」捐款中提撥200萬元基金執行【過好年】專案,關懷曾服務的弱勢家庭,讓圍爐添菜、孩子添衣,舒緩年關壓力。今年基金會以此基金服務144戶家庭,並在取得服務家庭同意下,與長期「不指定」基金捐款人前往送暖。
送暖1 單親母謝善款養病 兒祈福卡贈捐款人
「謝謝《蘋果》讀者在我5年前生病,走投無路時給的協助,現在的我能靠自己力量照顧兒子和媽媽,這份恩情永遠感激在心。」39歲蕭雅美感謝的說。
蕭雅美單親扶養就讀國一子小茗,並與65歲失明母親同住,5年前因罹患罕病「庫欣氏症」,導致全身無力、水腫無法工作,需開刀休養,《暖流》版於2011年8月4日披露家中困境,當時並轉贈44萬1892元捐款。
用補助金買新鞋
蕭雅美說:「善款讓我能安心養病2年多,3口維持穩定生活,孩子能持續就學。」目前蕭家靠低收、殘津等政府補助共1萬300元,加上清潔零工收入1萬多元,勉敷生活開銷,但雅美也說,病後身體仍虛弱,一天僅能工作5個小時,故蘋果慈善基金會在過年前提撥補助金,並與捐款人林富貴女士一同關懷蕭雅美家。
蕭雅美說,兒子小茗讀體育班,球鞋常常是3個月就穿壞一雙。蘋果基金會的【過好年】補助金,小茗能夠買新鞋和外套;小茗在當天也將從廟裡求來祈福卡片,贈送給林富貴女士。收下小茗的祝福卡,林富貴說:「能有小茗這樣體貼、乖巧孩子,是蕭小姐最大福氣,相信小茗長大後,也會回饋社會所給予幫助。」
送暖2 癱瘓少年 畫全家福賀年
陳麗莉的長子小捷因戲水受傷,導致脖子以下癱瘓,當時為了兒子醫藥費陳麗莉說,已花盡積蓄,並辭去工作照顧孩子,僅靠先生薪水根本難負擔每月1萬多元耗材及生活費。
未來想當剪接師
當時經由社工轉介至蘋果基金會,《暖流》版於2013年10月22日披露困境,基金會全數轉贈52萬4881元善款。小捷現已重返校園就讀高一,雖脊椎以下癱瘓,但學會嘴巴吹氣及眼球操控滑鼠,小捷也用電腦繪製全家福,祝福讀者新年快樂。
小捷說:「感謝很多叔叔、阿姨對我們家的幫忙,和給我的鼓勵,以後我想當一名剪接師,養活自己和爸媽,也回饋社會。」
捐款人王正吉說,曾在報紙上看過蘋果基金會年度執行報告,「基金會的款項很公開,資源協助也很全面,【過好年】專案很有意義,畢竟弱勢家庭的年關更加辛苦,希望他們也能安心過好年。」
新聞出處:http://goo.gl/4L2sF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