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細胞自噬」可控制 肌萎有救了

自由時報/2015.12.31/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
中研院最新發現終止「細胞自噬」的關鍵因子「KLHL20」蛋白,透過調控這蛋白,未來可望進一步找出抑制癌症或糖尿病等造成的肌肉萎縮,以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治療方式。這項研究十二月十日登上國際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

關鍵因子為「KLHL20」蛋白
中研院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瑞華指出,「細胞自噬」是一種類似「資源回收」的保護作用,遇到外在壓力或養分不足時,細胞就會包起內部物質,把不需要或壞掉的物質變成小分子再利用。

細胞自噬能讓細胞維持在平衡狀態,過多或過少都會產生問題。陳瑞華說,細胞自噬過多,細胞裡物質越少,會導致細胞死亡,例如發生在肌肉細胞就會造成肌肉萎縮;相對地,由於細胞自噬也能分解有害物質,自噬過少的話,會使有害物質一直堆在細胞內,發生在神經細胞就會造成神經功能喪失和退化等病變。

陳瑞華率領的研究團隊歷時四年,發現「KLHL20」蛋白扮演讓細胞自噬「停止」的關鍵角色。以糖尿病小鼠進行實驗,發現一旦小鼠缺少「KLHL20」蛋白,細胞過度自噬,最後會導致細胞死亡或肌肉萎縮。

她表示,當ULK1、VPS34、Beclin-1等細胞自噬的起始因子活化後,細胞便會開始自噬,而「KLHL20」蛋白是種「泛素轉接酶」,能辨識出上述起始因子,並將其轉接上泛素鏈,使得這些起始因子降解成小分子,回收再製成其他蛋白。隨著這些起始因子降解,細胞自噬就會終止。

陳瑞華說,未來將進一步了解「KLHL20」蛋白是如何和受質結合,希望能開發出小分子藥物,藉由控制「KLHL20」蛋白和受質結合的多寡,來控制細胞自噬的增減。
新聞出處: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44976 
相關報導:中研院找到細胞自噬終止關鍵 有助釐清不治之症 中時電子報/2015.12.30 http://goo.gl/ucVWci 

中研院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瑞華(右)的研究團隊發現終止「細胞自噬」的關鍵因子KLHL20蛋白,第一作者是台大生化科學所劉晉志(左)。(記者吳欣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