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成醫肺高壓治療調理病友 助50位病友回職場重獲信心

華視/2015.12.23/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俗稱「心臟癌症」的肺動脈高壓(PAH)存活率比癌症還差,病友罹病除須承受生理上的負擔,內心更因疾病飽受煎熬,容易有憂鬱及焦慮等症狀,成大醫院肺動脈高壓治療團隊除提供病友最好的治療之外,更重視病友的生活品質,相較其他醫院,鼓勵症狀控制妥當的病友重返職場,至今已協助50位病友回重拾正常人的生活,透過提升病友生活品質,增加病友積極面對疾病的信心。

心臟及重症專科醫師許志新表示,肺動脈高壓是個嚴重的罕見疾病,因為存活率比一般常見的大腸癌、乳癌等癌症還差,故又有「心臟癌症」之稱;但肺動脈高壓不可癒,病友須長期接受治療,控制病情。

許志新醫,肺動脈高壓主要好發於36~50歲的中壯年女性,發病後會出現易喘、咳嗽/咳血、下肢水腫、胸悶、頭暈等症狀,嚴重恐限制病友行動。國外研究發現,85%肺動脈高壓的病人感到每天行動困難;60%的病人因為症狀限制行動而無法照常上班;90%的病人表示,不能工作使他們的收入減少。

許醫師進一步說明,肺動脈高壓病友多為家庭的重要照護者或經濟來源,讓這個疾病不只影響病友的身體,對於病友的經濟、心理更是一大負擔,研究發現肺動脈高壓的病人生活品質竟比癌症病友還要差2!病人因症狀失去工作,無法照顧小孩,又因為肺高壓是個嚴重又罕見的疾病,32.6%的病友會經歷憂鬱、48%經歷焦慮、27.6%經歷壓力;相當於每4位病友,就至少有1位會有憂鬱、焦慮或壓力的症狀。

肺動脈高壓需長期治療、控制病情,但除此之外,成大醫院也重視病友生活品質的提升。若病友症狀控制良好,我們會鼓勵病友重返職場,可藉由申請公家機關定期開放的身心障礙職缺,從事上下班時間規律、對身體比較不會造成負擔的行政工作,讓病友可以回到過去的生活,不再將自己視為一個負擔,重拾信心。

許志新醫師強調,目前肺動脈高壓治療藥物有助於改善症狀,提升存活率,而近期新上市的新一代內皮素受體拮抗劑,更證實能降低50%因肺動脈高壓而住院或死亡的風險,因此及早就醫、積極治療,一定可以獲得改善。

成大醫院肺動脈高壓治療團隊從成立至今已收治260位病友,透過肺動脈高壓治療3部曲:藥物治療、生活調理及重返職場,幫助病友改善症狀的同時,也能重拾過去人生。
新聞出處:http://news.cts.com.tw/nownews/society/201512/201512231697626.html#.VntH3rZ97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