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2015.10.06/記者呂筱蟬/中壢報導
「謝謝你,沒有血緣的親人!」18歲林慈欣罹患「再生不良性貧血」,抱病考上大學卻因身體不佳休學,她寫信給未曾謀面的家扶助學人「曾叔叔」談及近況,曾叔叔為此專程從嘉義北上為「女兒」打氣,勉勵她「這條路要勇敢走下去」,並捐助20萬元協助醫病。
林媽媽用這筆錢付清積欠的醫藥費用後,近幾個月來多次透過家扶想歸還剩餘款項,都被「曾叔叔」婉拒。低調的曾先生不願受訪,僅透過家扶說,「錢就是要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
社工感動表示,「一邊是不貪心的人,一邊是不計較的人,上天註定他們會相遇」。
林慈欣年初因腹腔積血昏倒,被診斷出罹患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當同學都在拚學測,她卻得對抗病魔而錯過考試。在市場賣醬菜的林媽媽,在女兒發病後每周陪伴到醫院治療無法做生意,林慈欣在艱困環境下苦讀參加指考,錄取考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卻因病休學,7月接受哥哥骨髓移植。
透過家扶中心媒介,慈欣在學時每月接受嘉義的「曾叔叔」獎學金扶助,雙方從未見面,手術後她寫了一封信告訴叔叔因生病學業停擺,「雖然身體狀況不OK,但我仍然勇敢面對,因為我知道有您當後盾,期許自己走下去,活著會有希望」。
「曾叔叔」收到信後打電話詢問家扶,才得知慈欣家庭困境,除積欠手術費外,健保不給付的醫藥費也是問題,他搭高鐵北上,捐出20萬元希望「女兒」好好養病。
目前慈欣病情穩定在家休養,因為有曾叔叔的鼓勵,她說,或許未來困難重重,相信永不放棄就能戰勝病魔,最大願望是「當回學生」。
新聞出處:http://goo.gl/5fM1u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