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2015.05.14/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17歲的周伯軒出生58天時,臉上長出濕疹,皮膚也有一塊一塊的白斑,剛開始以為只是小毛病,沒想到就醫後,接受腦部、心臟超音波與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他的心臟長了一個橫紋肌瘤、腦部也有結節,確診罹患罕見疾病「結節硬化症」。
結節硬化症少年 靠音樂找回自信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醫師陳沛隆表示,結節硬化症是一種遺傳或基因變異所導致的疾病,全身組織可能發生細胞不正常生長的狀態,在各處產生結節,影響多個器官,病徵表現多樣化,從出生到成人每個階段均可能持續有新病灶出現,部分在胎兒階段,心臟已經發現腫瘤。
陳沛隆指出,95%的結節硬化症患者會出現皮膚血管纖維瘤、白斑,或是類似青春痘或疤痕的痘、疤,甚至是鯊魚樣的皮膚。若是病灶出現在腦部,可能造成癲癇,影響智力發展;在肺部,可能造成咳血、氣胸;在腎臟,則會占據原有細胞的生長空間,造成腎功能低下、出血,甚至必須洗腎。
陳沛隆強調,目前全球每萬人中,約有一人罹患結節硬化症,推估國內病友可能超過2000人,但健保統計,就醫人數不到500名,預計仍有3/4的病友尚未獲得正確的診斷、治療。
罹患結節硬化症的周伯軒,因為腦部出現病灶,國中時期癲癇發作頻繁,曾經一天出現好幾次,嚇壞同學,並引來取笑,影響人際關係,讓他一度自卑,封閉自己。所幸後來接觸音樂,與其他病友合作進行公益演出,終於重新找回自信,唱出全新人生。
陳沛隆指出,結節硬化症若未及時治療,可能造成多重併發症,因此發現相關徵兆,建議儘速就醫檢查,以免錯過治療契機。
新聞出處: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80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