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2014.12.22/記者邱瑞杰/台北報導
罕見疾病基金會開辦的「愛與希望寫作班」昨天結業,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把結業證書交到學員手中,希望大家未來除了能靠文字紓壓,還能寫出更多面向文章,鼓勵因為病痛陷入生情緒低谷的病友,也讓更多人認識罕見疾病,用心關懷病友。
罕病基金會現在每周六開辦繪畫班、合唱班,提供病友相聚和一起學習的機會。寫作方面曾辦過徵文比賽和網路心靈寫作班,10月進一步開寫作班,邀請講師上課。
陳莉茵說,觀察病友過去分享患病心情的文章,多在記述坎坷的歷程和悲悽的心情,這是他們發自內心聲音,但希望上過課後,也可用正向的心情看待人生。
「病痛是生命的本質,但不是生命的全部」,陳莉茵鼓勵罕病病友把生活的磨練看成「另類的祝福」。文字永遠有最大的力量,建議學員可運用臉書、網誌分享心情故事。
層狀魚鱗癬症患者「小欣」是歷史學碩士,她說,平常就愛寫小說,但常在寫了1、2萬字就因靈感沒了或身體不適停筆。上過課後,創作熱情又被點燃,希望能早日寫出完整的小說作品。
「小牛」是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家住南投的她在讀國中時,曾投稿「南投青年」獲得採用,現在就讀二技二年級,參加學校生命故事徵文也得獎。她說,希望運用上課學到的寫作技巧,寫出跟過去不同感覺的文章。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14382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