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2014.11.5/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明年1月1日開始,健保署將給付伸縮式髓內鋼釘,能配合骨頭生長調整長度,減少先天性成骨不全症患者(玻璃娃娃)接受髓內釘更換手術次數,預估1年能嘉惠約13人,增加健保支出約3百萬元。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委蔡文全表示,先天性成骨不全症是罕見遺傳性疾病,因為第一型膠原纖維病變,導致骨骼耐受強度變差,讓骨折發生機率非常高,目前可使用藥物增加骨質密度,或選擇輔具預防骨折。
玻璃娃娃一旦發生骨折,必須利用髓內釘加強骨頭強度,但由於沒有彈性伸縮功能,不能配合孩子成長延生;使用伸縮式髓內鋼釘,只需要調整鋼釘長度,就能配合長骨生長,醫師不需要再次執行手術更換髓內釘。
蔡文全補充,伸縮式髓內鋼釘1組約新台幣14萬,每次手術可能使用2組,1年預估約13位患者使用,增加健保支出約300萬元,健保署會使用新增罕見疾病特材專款支付,避免總額醫療費用影響罕見疾病照護品質。
另外,伸縮式髓內鋼釘多使用在成長中孩童與青少年,成人則較少使用,原因是成人長骨已經定型,骨頭長度不容易改變,髓內釘也不需要更換,傳統髓內釘價格約1萬元新台幣,手術費用約在5至6萬元。
http://61.222.185.194/?FID=10&CID=251043
相關新聞:髓內釘 明年起納給付 中時電子報/2014.11.5/魏怡嘉╱台北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5000669-26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