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2014.11.01/曹婷婷/台南報導
前世造什麼孽,生到這款孩子討債?」全台8000多位罕見疾病案例,罕病爸媽時常面對外界異樣眼光及「討債」說詞。一雙兒女都罹患尼曼匹克症的罕爸巫錦輝說,罹罕病是基因問題,期待有朝一日,不再有人以宿命論看待。
為使大眾了解罕見疾病家庭面臨困境,以及彰顯罕病爸媽無悔為兒女付出的愛,奇美醫學中心與衛生福利部國健署合辦「愛與搖滾」認識罕見疾病活動,陳列30個罕病家庭的故事,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擔任keyboard手的巫錦輝,現身說法,真情觸動人心。
56歲的巫錦輝因《一首搖滾上月球》爆紅,其實投身推動罕病活動已12年。他說,一雙分別讀大學、高中的兒女罹尼曼匹克症,夫妻最難熬的階段曾想過輕生,身心俱疲,如今他以過來人經驗鼓勵罕病爸媽,成為最佳代言人,「大人走出來,小孩才有希望!」
他還透露,和一群罕爸透過玩樂團紓壓,但即使大夥漸漸接納家有罕病兒,最難的課題仍是外界同情目光;尤其,他們最想打破世俗宿命論,「為什麼視罹罕病的家人是來討債?」他說,他這一輩或許只能努力讓2成的人改觀,希望再過10、20年,不再有人這麼說。
奇美遺傳諮詢中心主任林秀娟說,台灣是全球第5個立法照顧罕見疾病的國家,堪稱先進;然而,各界對罕病仍存在諸多謬誤,像罕病會傳染、父母上輩子做錯什麼事禍延兒女之類的負面觀感,亟欲透過宣導、教育民眾正確觀念。
新聞出處: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1000528-26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