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2014.08.06/唐玉麟/台北報導
為行銷台灣,貿協董事長王志剛指出,4年前世博台灣館剩餘款9300萬元,再加貿協自有資金1億餘元,總計2億元,將在今年底前成立「財團法人外貿協會提升台灣品牌形象基金會」,協助開發中國家培育經貿與品牌推廣人才,且提供海外罕見疾病等重症病患來台接受醫療服務,以提昇台灣形象。
全球哈韓 產品好賣
他表示,基金會成立目的是行銷台灣,讓外國人對台灣有好印象,也對台灣產品有好印象,透過協助MIT產品行銷全球,讓基金會與貿協業務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美化台灣行銷,產生好感,塑造MIT形象」。
他說,他在美國的博士論文,曾觀察研究美國消費者購買產品,主要考量消費者喜歡該國時,就願意購買該國產品。以韓國文創為例,韓國的戲劇、音樂、舞蹈、美食等,行銷全球,引發全球哈韓風,讓韓國產品行銷全球,事半功倍,效果奇佳。
他說,基金會任務有6大項,包括協助開發中國家培育經貿及品牌推廣人才、提供會展經營管理能量輸出、協助海外罕見疾病等重症病患來台治療、協助國內研發團隊創意商品化及輸出、提供海外急難救助補助、配合政府政策提升台灣形象。
透過任務推動,期能提升台灣形象,形塑「台灣」品牌,增強全球對「台灣」認同,進而提升產品形象,帶動各界對優質台灣產品的好感及信心,增加交易商機。
醫療病患 最佳宣傳
他說,目前貿協在全球有60個據點,可掌握病源,且與國內大型長庚醫院等合作。例如,民國101年5月秘魯籍象腿病患歐帝諾拉女士,在貿協協助下來台就醫,同年11月9日完成所有治療返回秘魯,無形間為台灣醫療形象做出最佳宣傳。
同時,民國99年香港旅遊團在菲律賓遭警匪挾持搶戰中受傷,易小玲女士因口唇、下巴與下臉部外觀變形、功能障礙,四處求診,曾歷經33次手術,從香港、北京、首爾,透過貿協香港貿易中心協助,102年12月初來台進行手術,已在今年1月初出院,預計今年9月初來台進行植牙,完成最後階段治療,將可達成多年來恢復正常外觀與正常飲食的夢想。
他說,台灣創新能力相當強,去年每100萬人中,獲得美國專利申請達518件,這是連續8年在美國申請專利第一名;同時,全球三大發明展,台灣獲得34面金牌、40面銀牌,也是全球第一名。為鼓勵年輕人發明商品化、市場化,今年起貿協將發明品展示出來,邀請金融、創投業者參觀,對台灣經濟困境有很大幫助。
發明能力 全球第一
他說,該基金會已在7月8日獲貿協董監事會通過,將在提報經濟部核准後,邀請政府代表及民間專業人士擔任董事,預計9月底前向商業司送件,預計今年底前成立,「不是追求力竿見影,但中長期將會有效果」。
新聞出處:http://goo.gl/696Bo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