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父愛拉拔 罕病兒上大學

聯合報/2014.07.29/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

今年高雄市模範父親之一的胡進興,21年前看到醫生抱出來的新生兒四肢萎縮、漏斗胸、呼吸有問題,很難相信那是自己的骨肉,等回過神來,第一個念頭就是「他是我的孩子,我不放棄!」

醫生診出胡進興的兒子胡欽裕「耳顎指趾癥候群」,合併水腦、手腳孿縮畸形、顎裂、漏斗胸、小腦腦室空間不足、心肺動脈狹瓣、極重度聽損、脊椎側彎,當時國際醫學文獻紀錄上,類似病症患者最多存活1年。

當時從事軍職的胡進興和太太看著孩子,不相信孩子只能活1年,兩人到處求診,孩子先後接受水腦、顎裂、聽障手術,1年過去了,活下來了。

「我本來是很鐵齒的人,為了孩子,我什麼都信了。」胡進興說,欽裕算是次子,長子出生不到1個月就因先天多重殘疾夭折,懷欽裕之前,做了許多檢查,懷胎之後也未疏於產檢,一切正常,因此看到出生的欽裕時,真的受打擊,但堅持不放棄。

欽裕接受治療,不斷進出醫院,動手術、早療、復健,胡進興都陪孩子走過,也理解孩子內心,鼓勵孩子走到戶外。

現在是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三年級生的欽裕說,小時候為了復健,必須穿笨重的復健鞋,「但父親總是知道我所嚮往,會撥空和我玩棒球。」

欽裕上高中,身體併發呼吸衰竭、合併肺動脈高壓,每天至少要做10到12小時呼吸治療,已退役的胡進興辭去兼職,專心陪欽裕上學,欽裕考上大學,也一樣每天陪著上課,也跟老師溝通戴FM調頻系統,因為欽裕只有用這種調頻系統才能聽見別人說的話。

欽裕2012年考上高應大之後,爭取學校工讀,也不時參加公益活動,胡進興看到兒子努力積極,樂觀正向,感到欣慰,也勉勵有身障兒的父母引導孩子迎向陽光,用心關懷、用愛彌補,相信「有愛無礙」。

新聞出處:http://goo.gl/ejn2Wj 

高雄市模範父親胡進興(右),面對出生就被診出極重度障礙的兒子,堅持不放棄,並一路陪兒子就學。記者楊濡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