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分類代碼: 0721
疾病類別: 07
疾病名稱: Alexander氏病  ( Alexander Disease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沒有
ICD-9-CM診斷代碼:331.89
ICD-10-CM診斷代碼:E75.29

前言:
 
  
Alexander氏病(又稱ALX、AXD、Demyelinogenic leukodystrophy、Dysmyelinogenic leukodystrophy、Fibrinoid degeneration of astrocytes、Leukodystrophy with Rosenthal fibers)是一種好發於嬰兒和孩童的神經系統罕見疾病,由1949年由Alenander氏首度提出其臨床描述而得名。

  目前已知是由GFPA基因發生突變,造成髓鞘質(myelin)發生異常所導致。髓鞘質是一種包覆在中樞神經細胞周圍的物質,主要功能是加速神經訊號的傳導,因此一旦該物質發生異常,中樞的神經傳導功能也會受到損害。髓鞘質異常也會伴隨Rosenthal纖維(Rosenthal fibers)的生成,這種異常生成的蛋白質會堆積在腦部的星狀細胞(astrocyte)中,進而干擾星狀細胞的功能。雖然其他疾病也可能產生Rosenthal 纖維,例如:帕金森氏症、亨汀頓氏舞蹈症,但其數量以及在腦部堆積的部位皆和Alexander氏病有所差異。

遺傳模式:
  
這個疾病的盛行率仍然未知,目前已知從1949年起已累積約550個病例,且不分性別、種族以及地理環境皆有可能罹病。
Alexander氏病為一自體顯性疾病,與第17號染色體長臂21.31位置上(17q21.31)的GFAP基因發生突變有關,如果發現患者父母的GFAP基因發生突變或帶有突變基因,則患者兄弟姊妺罹病的機率為50%。

症狀:
  一般按照發病年齡的差異可以將此疾病區分為三個亞型,分別是嬰兒型(infantile from)、幼兒型((Juvenile form))以及成人型(adult form),分別介紹如下:

嬰兒型:
  
最為常見的類型,一般於出生後兩年內發病,通常會出現生理與生理發育遲緩,水腦(Hydrocephalus)、大頭症(Megalencephaly)、中大腦導水管狹窄 (Aqueductal Stenosis)、前額突出(frontal bossing)、肌肉共濟失調(Ataxia)以及抽搐等症狀。

幼兒型:
  
約占2成病患通常在二到十三歲間發病,病人可能會出現不斷嘔吐、吞嚥與說話困難、身體協調不佳,肌肉共濟失調(Ataxia)、下肢痙攣(Lower limb spasticity)、智力缺損、大頭症(Megalencephaly)等症狀。

成人型:
  約占3成病患,臨床症狀類似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或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臨床上症狀包括延髓徵象(Bulbar/ pseudobulbar signs)、椎狀體路徑徵象(pyramidal tract signs)、小腦徵象(cerebellar signs)、自主神經機能障礙(dysautonomia)、睡眠障礙、步伐障礙、半邊癱瘓、抽搐、複視(diplopia)等。

診斷:

  在分子遺傳診斷技術發展以前,本疾病的確診依據只能透過腦部病理組織切片判斷出現Rosenthal纖維與否;現今可由核磁共振(MRI)作為診斷依據,通常會呈現廣泛區域的白質病變。Van der Knaap等學者在2001年提出,以腦部磁振造影來診斷Alexander氏病,需符合下列五點中的四點:

1.廣泛性的大腦白質異常,尤其在額葉範圍更加明顯。

2.在腦室周圍及外圍核磁共振訊號的改變:會發現腦室周圍及外圍在T2呈現訊號減弱,在T1則會增強。

3.基底核和腦丘的病變:
‧ 影像訊號的增強和腫脹。
 萎縮。
 在T2影像訊號會有增加或是降低的表現。

4.腦幹病變:尤其是延髓和中腦部位更為明顯。

5.超過下列一處以上的區域顯影增強:在腦室及其周圍,額葉區域,視神經交叉處,穹窿處,基底核,視丘,齒狀核,腦幹等部位。

  GFPA基因主要掌管膠質細胞纖維酸性蛋白的製造,也是目前已知唯一跟Alexander氏病相關的基因,因此分子遺傳檢測GFPA也是目前可使用的診斷工具之一。 此外,如果家族中曾有人被診斷出罹患本疾病,則於產前進行分子遺傳檢測應為可行之道。

治療:
  目前針對本疾病尚無特定治療方式,臨床上提供支持性療法,並需定期回期,於一般性治療、營養照護、抗生素治療感染性併發症、抗癲癇藥物(AEDs)、學習障礙評估、認知受損等。

後語:
  一般來說,本疾病的預後不甚良好,並會影響大腦和脊髓的功能,但仍會隨著不同亞型而有差異,嬰兒型患者通常在發病後數年內(6歲以內)會死亡;此症好發於嬰幼兒,但也有少數青壯年個案;幼兒型和成人型的病情惡化較嬰兒型來得慢,存活年數也較長,而預後則隨個案不同,而會有不同的差異。

資料來源: 
1.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All-Disorders/Alexander-Disease-Information-Page
2.Genetic Home Reference :http://ghr.nlm.nih.gov/condition=alexanderdisease 
3.Gene Reviews: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1172/

罕見疾病基金會醫療服務組專案專員 邱曉萱 2008.09. 翻譯
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部 黃正宏醫師審稿

2017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