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活動報導
於2025-10-27 15:11:31發表 (閱讀次數:71)
【病友活動】「照顧者心靈療癒工作坊」從種子到花園,與自己相遇的靈性旅程

「我好久沒有這樣被捧在手心好好對待。」這是兩天活動下來,照顧者給我們最多的回饋。許多罕病家長全心投入照顧,眼中只有家人,卻在漫長的路上忘了自己,身心靈走向枯竭。

   本會與為愛前行社會福利基金會,10月25日~26日在罕見家園首度舉辦兩天一夜「照顧者心靈療癒工作坊」,長期疲累且費盡心力的照顧者,經過工作坊的滋養下,表情變得柔和、肢體語言越來越放鬆,有了不一樣的生命色彩。

   活動從「想像自己是一顆種子」開始,踏進花園入口,大家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沉澱心情,本次活動最大特色是每組都有「花仙子」全程陪伴。在主持人引導下,31位成員閉上眼,開始想像自己是一顆從遠方飄來的種子,思考自己為何而來、經歷了什麼,以及最終想長成一朵什麼樣的花。眼睛睜開後,第一個任務便是先為這兩天的小組命名,於是誕生了「快樂花園、放鬆花園、蓮荷花園、愛的花園、幸福花園、鬱花園」等代表各自創意和心情的小組。

   第一個靈性主題由錢玉芬教授啟動,錢教授不斷提醒大家這是一次「獨有,卻非獨行」的旅程,成員都有相同的照顧經驗,可以放心和夥伴分享。旅程中,成員再次閉上眼,傾聽流水與鳥鳴交織的聲音,除了緩和心緒,也發現有人默默拭淚,有人在畫紙上,透過粉蠟筆描繪出家人確診後的心路歷程。錢教授溫柔提醒:「傷痛絕對不會白費,而是被轉化。」在那一刻,許多成員在情緒得以被允許且自在放鬆的氛圍中,流露出難以言喻的悲傷與堅強。

   下午,胡淑琴副教授帶大家走進心靈能量花園,她用歌曲的方式引導成員找到充電的方法(復原力),並且找到養分、資源和力量。在耳熟能詳的樂聲中,大家自然跟著哼唱,都說音樂最能感染情緒,也最容易拉近彼此距離,成員的互動明顯比上午多了許多。第三場主題:回歸內心的花園,葉寶貴老師以靜坐引領成員進入寧靜狀態,並介紹靜坐時的腦波變化,強調其科學性與非宗教性。接著,成員拿起畫筆進行曼陀羅塗色,安靜、和諧的畫作過程,搭配蟲鳴潺水之音,彷彿沉浸在大自然的無拘無束,拋開種種照顧辛勞煩憂,此時此刻每個人的臉上只有專注和回到小時候作畫的快樂。

    終於來到晚餐時光,大家暢快談天,罕見職人林心儀特別前來教大家體驗調酒的樂趣,許多人難得嚐上一杯,是好久不見的放鬆和放肆。在這個只屬於自己的夜晚,交誼廳的歌唱機是眾人最好的交流媒介,高山青、三天三夜,高歌釋放壓力,有的成員則徹夜聊天,依依不捨進入夢鄉。

    第二天清早,胡淑琴副教授用太極18式帶大家迎接美好的陽光,手腳一抬一緩,深呼吸、深吐氣,僵硬的骨骼瞬間打通,頭腦也好像也許久沒有這麼清晰了。用過早餐後,Luminous Wonderland陽光樹梢創辦人許偉婷,遞上美麗的鮮花,看著繽紛迷人的花朵使人心情愉悅,也預示著接下來的手做時間,大家都興奮不已。許老師同為罕病照顧者,14年前照顧罹患粒線體缺陷的弟弟,400天在醫院陪病的日子是無法想像的痛苦煎熬,如今弟弟已化為天使,她不忘弟弟曾說的:以後看到藍天就是看到他。歷經十多年的調適,許老師走出傷痛,成為療癒別人的花藝師。課程首先搭配Fun心福卡,許老師帶成員反思「我與這段照顧旅程的關係」,看著牌卡上的圖案,有人看到枯竭的樹,想起擔任照顧者22年來被各種困難壓住的自己;有人抽到冷漠的牌,回看自己這一兩年似乎失去了關懷他人的熱情和能力。大家都在圖卡中看見不同的意義,接著許老師帶大家體驗花草自我療育的力量。「美,是沒有標準的」,許老師一邊指導如何裝飾花籃,也一邊提醒著:練習與花相處,細想過後呈現出你認為最美的樣子。就這樣,成員們逐步完成象徵療癒與重生的作品,每一朵花,都是每個人的細心挑選,也是這段兩天旅程成果的綻放。

   午後,鮮花盆栽與乾燥花作品一字排開,著實搖身變成了欣欣向榮的花園,成員臉上盡是滿足的笑容。分享時,各自拿著作品,許多人聽著聽著眼角泛著淚光,兩天相處下來,有人曾在一開始訴說多年來的壓抑與委屈,有人因長期被誤解而感到孤單無助。但最終,大家都獲得了正向的支持-「來到這邊,我就像加滿油,我好像也可以給其他夥伴力量。」、「聽到大家的故事,好像自己遇到的都不是什麼大問題。」、「36年來第一次沒有帶著孩子出來,是多麼的不容易。」、「謝謝夥伴帶給我的笑容,讓我知道我不孤單」,更有人自我喊話:「我是龍!我是鳳!我最棒!」。在漫長的照顧時光,照顧者常常忘了自己也需要被關照。這場為期兩天一夜的「照顧者心靈療癒工作坊」,難得排除萬難獨自前來,大家暫時放下角色與責任,在圖畫、靜坐、音樂、太極、牌卡以及花藝的療育之下,又哭又笑,擁抱脆弱,勇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