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服務多元,總是依個案需求做適切的規劃與協助,除生活急難協助及醫療照護幫忙外,基金會有感於罕病家庭辛苦照護之虞,對於就業仍有需求,故自2021年起,中部辦事處即於暑假期間開辦一系列的職業體驗課程,藉由專業人員的帶領,認識各行業的點點滴滴,藉此學習更多不同職人的小撇步。
2025年暑假,我們邀請邀請南區罕見職人講師們,他們本身也都是罕病的病友或家屬,藉由鉤織、木工製作,7.16、7.23、7.30在每週三課程裡,讓學員嘗試了解自己的興趣,最後的一堂課程,則是邀請了自媒體經營者林若甄老師,指導時下最夯的自媒體經營及教導大家如何拍攝、剪輯、後製、錄音錄影等基礎課程,讓學員們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讓暑假豐富精彩。
第一週我們邀請到「夢會長大手作空間」戚靜娟老師,帶領大家在鉤織的世界裡纏繞出夢想,作品呈現「心」的形狀,夢幻的色彩充滿手做的溫度,靜娟希望它能成為漂亮的髮帶,綁在漂亮病友小女孩的頭髮上,也希望它承載者學員的各種想像,由自己手中一鉤一織的創作出來,讓想像化為亮眼的成果並分享給更多的人。
第二週則是透過「小魚天然手作」余俊彥老師帶領,俊彥因照顧病友辭去了全職,意外發現自己具備木工才能,並以堅毅信念細膩之心使其雙手兼負重任,於木頭上創造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次課程特別將木工手作的創意性,不藏私手把手教導給成員們,讓粗糙的木塊也能帶出童話的夢幻,溫暖每一位參與成員的心,也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最後則是來到自媒體經營認識,林若甄老師本身就是自媒體經營者及影像創作者,她分享目前時下常用的分享平台,包含耳熟能詳的FB、IG、YT、小紅書…等。同時也指導大家如何用手機APP去做影像剪輯、如何上傳到各種平台、影像運鏡技巧、該如何加上文字、標註與音樂,更不忘呼籲大家,要勇於分享做自己,技術與美感是靠多次練習創造出來的,不一定要追求精緻化,也不需與知名網紅做比較,可以先從身邊簡易的生活影像或興趣作分享,希望大家能在影像世界裡創作出一片天地。短短的三週課程,豐富了罕病家庭的暑期生活,成員都期待著明年有更多的不同的體驗,讓許多想了解不同職業領域的孩子們,有機會發掘自己更多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