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活動報導
於2021-07-16 17:07:24發表 (閱讀次數:792)
【病友活動】中區全方位~讓心更靠近,罕病父母/手足互動策略與紓壓放鬆座談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互動,協助病友與手足建立正向關係,不僅對於整體家庭發展奠定基礎,在日後學校、社會生活當中關鍵的人際關係將有所幫助,有鑒於此,本會中部辦事處特別邀請蛹之生心理諮商所劉家鈞諮商心理師帶領本次座談。因疫情影響,本次以線上視訊方式進行,於7/3(六)、7/4(日)、7/11(日),每次兩小時,共有10種病類、11個家庭、11位病友家屬、共33人次參與。
  
家長們共同關注的議題是親子溝通隔閡與衝突、手足競爭與比較、如何建立孩子自信心與自我價值感、面對無口語孩子如何溝通互動等,對此家鈞心理師帶領大家思考,溝通本質源自於對人的理解、對自我覺察,包含早年經驗、內在思維/價值觀影響如何對待他人,父母如能示範好的溝通方式,帶領孩子練習表達自己具體且真實的感覺與情緒相當關鍵。家鈞心理師特別提醒,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爭執/誤解,來自於在尚未徵詢對方想法,便有自己「主觀的臆測、假設」,可從同理/理解對方出發,所謂的同理並非大家常見的以安慰或建議方式給予反饋,而是反映對方真實狀態,對方感受到被理解、產生安全感,方能表達真正的感覺和想法,許多家長紛表贊同,病省思與子女之間溝通模式,也盼能避開常見的「要求、命令、批判、比較」等親子溝通誤區。
  
子女如何建立自信心與自我價值感,家鈞心理師提醒,自信不是僅依賴父母或外界肯定、比較而來,父母如能「客觀描述」,並帶領其練習表達對自我看法,協助自我肯定更為重要。對於部分病友因病影響口語表達能力,日常溝通除觀察其表情、肢體動作等非口語表達外,可從小訓練透過圖卡做為媒介,並可嘗試接觸表達性藝術治療(繪畫、音樂、遊戲等),找到適合孩子情緒抒發管道,亦能減輕彼此的壓力。
  
最後一堂課,家鈞心理師分享壓力紓解與情緒管理的方法,關鍵來自日常如何訓練大腦因應壓力,壓力源通常來自未知、無法掌控而產生的不安、焦慮,無法接受與面對現狀,導致無法專注於當下,層層壓力累積無法宣洩、調適,便轉化成憂鬱、煩躁,更嚴重會導致身體失能與退化。家鈞心理師分享睡前可嘗試的放鬆技巧,經由引導專注在自己的身體,進入深層放鬆,不僅是緊繃的身體,練習讓自己放空、大腦休息、停止紛亂的思緒,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每天持續練習從5分鐘開始漸進式的拉長,對於睡眠障礙與降低焦慮將有所幫助。
  
溫暖的家鈞心理師,以尊重、傾聽與實際同理心演練,向家長展現好的溝通表率,雖是線上座談大家亦勇於發言與主動提問。即便橫跨各種年齡層,家庭背景與罹患罕病大不相同,大家對於本次談論的議題實深有所感,也感謝家鈞心理師的啟發與帶領。最後家鈞心理師鼓勵大家,不急於解決我們所認知的問題,應先讓自己和家人們儲備正向能量、活在當下,珍惜所擁有的生活態度,將會帶來難以想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