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星期六,是一年一度戲劇工作坊成果展的日子,一早演員們便聚在一起進行最後一次排練,隨著演出時間接近,觀眾們陸續到來,除了演員們的家人外,還有不少其他罕病家庭,及曾參與過工作坊的舊成員在這一天回娘家一起共襄盛舉,讓演出會場好不熱鬧。
一段經典劇本與個人生命歷程結合的故事
在正式演出前,帶領戲劇課程的張靖欣老師為大家簡短介紹主題與劇情內容,與往年不同,採用『讀者劇場』的形式呈現,演員將帶著劇本進行演出,透過誦讀所表達出的情緒起伏,帶領觀眾進入劇場情境;此劇改編自美國經典劇本『小鎮』,以鎮上居民為主角,描繪平凡的生活,如生活瑣事、愛情婚姻、死亡與離別,而劇中也加入演員們於課程中所分享的生命故事,盼透過兩者的結合能碰出新的火花,給觀眾更多的感動。
觀眾是演員們最後的老師
在欣賞完精彩的演出後,戲劇老師以及帶領心理團體的慧蘭老師都表達高度的讚賞,異口同聲地對演員們的演出表示驚艷,即使上台前大家緊張的手忙腳亂,上台後仍能有專業的表現,並非演員們不再緊張,而是他們接納了自己也是個會緊張的平凡人,所以在台上能更自由的展現演技,而看著演員們這段日子的努力與學習,到今日站上舞台表演,兩位老師也對此感到相當感動。
觀眾的部分,除了以熱烈的掌聲給予演員們高度的讚美與鼓勵,不少人也因為劇中演員的情緒感染,又哭又笑的看完整部戲。病友家長林先生在演出後分享他自己觀賞後的心得,不只給予演員們的表現肯定外,也認為故事內容設計得相當好,就像帶著觀眾們進入自己的小鎮一般,雖然故事內容平凡,但也因為平凡而如此感動人心。對此,靖欣老師回應了觀眾所給予的回饋,感性地說道:「觀眾是演員們最後的老師,因為觀眾在台下所給予的肯定和支持,能帶來的影響力是超出觀眾所能想像的。」
在工作坊之後,遇見了更真實的自己
演出過後,演員們上台分享自己參與這次工作坊和演出的心得,成員美省說道:「自己原先是個內向害羞的人,為了突破自己而鼓起勇氣參加這次的工作坊課程,在老師的帶領以及成員們的互相鼓勵下,發現自己正一步一步的進步著,雖然這次的演出沒有自己預料中的完美,但卻感到很滿意,因為自己證明了自己辦到了一件原先以為做不到的事」;飾演女主角之一的成員香香表示:「感謝基金會安排戲劇工作坊的課程,以及兩位老師用心,希望自己明年還有機會能上台演戲,想邀請台下的病友或家屬未來能一起參加課程。」;成員小源則說:「透過戲劇可以檢視自己的內心,抒發自己的情感,雖然自己在先前課程中出席率不太好,但很感謝老師以及學員們的包容與體諒」。而在戲中將角色表現得栩栩如生的成員蕎蕎媽說:「在演出時緊張是一定的,但我們可以無時無刻的將情緒釋放在演出過程中,很開心這次能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成長」。最後,另一位女主角娥娘說道:「自己在演出角色時備感挑戰,有待嫁女兒心的焦慮、喪母時的難過、以及回到14歲時為媽媽準備生日禮物的期待,這些情緒的轉變並不容易,很感謝兩位老師的帶領,讓大家在肢體、感情上,甚至是口語表達上做了許多訓練,讓我們能夠自然地表現出來,並且很開心和大家一起成長。
在《小鎮》之後,我們的故事也將持續著
中區罕病戲劇工作坊從2013年開始,今年已邁入第三屆,課程內容也與往年有些許不同,除了增加戲劇課程的次數外,也在課程結束後新增一小時的團體分享時間,由心理師譚慧蘭老師帶領成員們一同思考戲劇後的省思與啟發、探索內在,認識更真實的自己。而藉由成果展活動的演出,讓成員們在演出的過程中獲得自信與肯定,也讓更多的病友和家屬,能對戲劇工作坊有更多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