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追逐奇蹟之讀後感
  • 主 題:「追逐奇蹟」
  • 作 者:armeng
  • 年 齡:34
  • 疾病名稱: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患者家屬
內容介紹:

        家有愛奇兒,一開始都會面臨資訊的困難(案例太過稀少,以致無從積極面對與了解)、治療的困窘(有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知道的訊息還比醫生多,因為他不是只看一種疾病而已)、孤兒藥的稀少及昂貴(除非我們的立法委員大德們也身受其苦,否則這些昂貴藥物的給付通常都需經過很崎曲的漫長路才得以過關)、普羅大眾扭曲的眼光(最常見的大概三姑六婆們的竊竊私語和偽善的八卦探問吧!)、家庭危機(震驚、否認、悲傷、憤怒及教養過程中因為辛苦及各種無奈衍生的爭吵),接下來則看全體家庭成員是否能齊心面對現實、積極處理而成就不同的結果了。

  「信任不只意味著相信家人與上帝,還意味著相信別人。對克勞利家而言,信任他人意味著相信孩子應該盡可能體驗正常生活,相信別人會讓這兩個孩子體驗正常生活,這同時也顯示這兩個孩子多麼需要教育別人。」身為一個家有罕見疾病孩子的家長,常常要面臨的其實是外人異樣的眼光與不盡然正確的想法,不論孩子是否有身體上的不便或者智力上的受損,都要先相信孩子值得被正常的對待並且自己身體力行,然後別人也才會這樣做,孩子的發展就會趨於正常。

  閱讀完此書之後,有一種很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做為家長的如果一心希望孩子康復,那麼就會想出一千一萬種讓孩子康復的方法,在尋求孩子健康平安長大的過種當中,我們的人生也被孩子改變了,為孩子做的越多人生就越不同,因為珍惜所以變成一個知福惜福的人;因為強大的渴望,所以一天比一天美好;因為未來充滿了未知數,所以我們比誰都了解「活在當下」。

  在這些特殊而難以治癒的疾病面前我們變得渺小,需要更多的謙卑來帶領前進,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精神人力及耐心愛心,尤有甚者是需要和上帝搶時間的孩子。這些為疾病所苦的孩子們,有的人受的是身上的病痛,身體無法自由讓靈魂感到痛苦;有的人受的是精神與智能不足的苦,他們的痛苦來自於意念無法正確傳達及靈魂被拘禁,尤有不幸者是兩者都受到了侷限。比起生場大病就失去鬥志的大人們,他們總是更能用樂觀開朗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疾病及辛苦來教育別人,看見這些可愛善良的孩子總讓我想起釋尊拈花迦葉微笑的故事,彷彿一切都是那麼地理所當然、無所畏懼。

  「我們已經學會了活在當下、隨遇而安,我們對奇蹟不抱希望,我們創造奇蹟」這是這本書裡最令我感動的一句話,我們常常聽到或者看到活在當下、隨遇而安這兩個詞,但真正做到的人微乎其微,但約翰.克勞利是真正實踐者,因為罕病兒的病況從來不是現代的醫學可以準確掌握的,他們的人生總在看似樂觀其成的當下又靜靜伏下一筆未可知的變數,但他們從來不把這當一回事,總是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勇於面對生命給予的挑戰並全家同心協力的去面對及克服,只有把握當下、隨遇而安才能夠珍惜相處的每一個時段,因為生命之於我們如此珍稀美好。

  很多罕病兒的家長,在得知自己的孩子要長期為病痛所苦,四處求神問卜,恨不得問出個神跡顯靈當場給個交待,但隨著時間逝去慢慢地就會體悟到,只有自己才有可能改變劣勢,唯有相信自己可以才有機會創造奇蹟,令人敬佩的是約翰.克勞利為了兩個寶貝,用最直接的方式──去研發治療疾病的藥物,不害怕失敗的風險、不畏懼可能發生的一切困難,因為堅定所以得到,因為沒有從天而降的奇蹟所以自已創造。

  在我們想要成就孩子的人生時,其實也同時成就了自己,如果說出生於弱勢家庭是第一重的先天不公平,那麼生來就得受苦磨難無異是更重的一擊,我們總是比別人期待醫學的進步能夠完全的治癒孩子,因為「控制」或者「改善」對於罕病兒來說是不夠的、是不公平的,於是乎我們在醫學與疾病上有了更深的體悟,在知足及幸福的定義上比一般家庭有更寬廣的見解,在努力與時間賽跑的同時從不會忘記要沿途欣賞美麗的風景,不預期事情的美好,但獲得時卻不忘感激所有成就美好的人、事、物。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