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分類代碼: 0103
疾病類別: 01
疾病名稱: 遺傳性高酪胺酸血症  ( Hereditary Tyrosinemia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沒有
ICD-9-CM編碼:270.2
ICD-10-CM編碼:E70.21

  酪胺酸(Tyrosine)是人體一種非必須胺基酸,主要來自於飲食攝入及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代謝。造成血漿中酪胺酸升高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數種疾病,包括:新生兒的暫時性酪胺酸血症(Transient tyrosinemia of the newborn,TTN)、遺傳性酪胺酸血症第一型(Hereditary tyrosinemia I)、酪胺酸血症第二型(tyrosinemia II;又稱為Richner-Hanhart syndrome)、酪胺酸血症第三型(tyrosinemia III)。新生兒的暫時性酪胺酸血症是由於代謝酪胺酸的酵素尚未成熟所致,多半發生在早產兒身上,會隨著酵素的成熟而獲得改善,不會有後遺症。酪胺酸血症第一型與第二型在臨床上完全不同,第一型的患者主要有肝腎方面的病變;第二型的患者會有腳趾、手掌、腳底過度角質化的情況,也會有智力問題。
  酪胺酸血症第一型主要是因為延胡索醯乙醯乙酸水解酵素(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lyase, FAH)的缺乏所造成。FAH的缺乏使得酪胺酸的代謝受到阻礙,導致延胡索醯乙醯乙酸(fumarylacetoacetate)的堆積,無法轉變成延胡索酸(fumarate)和乙醯乙酸(acetoacetate)。大量累積的延胡索醯乙醯乙酸轉變成琥珀醯丙酮(succinylacetone;SA),存在於病患的血漿及尿液中。累積的SA造成肝臟傷害;也會抑制omega—aminolevulinic acid(omega—ALA) hydrolase的作用,而導致類似急性紫質症(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之神經症狀。

遺傳模式:
  目前已知FAH基因位於人體第15對染色體的長臂上(15q23—q25),屬於自體隱性遺傳。對病患肝細胞的DNA序列進行定序分析顯示,有34個基因突變點與FAH的缺乏有關。酪胺酸血症在美洲與歐洲的發生率為10萬分之1至12萬分之1。加拿大魁北克省及挪威、芬蘭的發生率更高,魁北克最高的發生率為1864分之1,挪威及芬蘭為6萬分之1。

症狀:
  急性酪胺酸血症:
  這種情況的嬰兒會有一種進行快速且猛爆性的病程,若不及時治療,患者將會迅速死亡。通常在出生後幾週至6個月大的時候發作,患者常有食慾不振、嘔吐、腹瀉、腹脹及低血糖黃疸及腹水等病徵,身上有類似甘藍菜的味道;並會造成生長遲緩、焦慮不安、發燒及肝腫大的現象,同時會有黑便、吐血、血尿和淤血等溶血的表現,接著會造成腎小管功能失調(renal tubular dysfunction)、次發性佝僂症(rickets)、肝脾腫大等症狀。有些病患會有神經方面的疾病及低張力的現象。這些神經方面的疾病可能伴隨著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有時會有類似急性間歇性吡咯紫質沉積症(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之症狀發生、神經末梢病變所造成的肌肉無力症和高血壓。隨著病情的加劇,黃疸、水腫、腹部積水、嗜睡、昏迷、肝衰竭、甚至死亡等現象都會發生。

  慢性酪胺酸血症:
  症狀與急性酪胺酸血症相仿,症狀與發病時間較晚,大多數患者在1歲之後才發病。佝僂症、肝腎障礙、高血壓、神經系統障礙為臨床症狀,通常可能於10歲左右發現肝癌。

診斷:
  產前檢查:
  
如已知前一胎或父母雙方酪胺酸血症的基因突變點,可抽孕婦的羊水細胞,進行基因突變點的分析。亦可檢測羊水中SA的濃度,看是否過高。
  採取孕婦的絨毛膜或羊水細胞,加以增殖培養。待收取一定數量的細胞後,測量細胞內FAH的活性,看是否有FAH缺乏的現象。

  血液檢測:
  
目前最具公信力的酪胺酸血症檢驗法是定量血液、血片或及尿液中的SA及其前趨物的濃度。這個方式雖然敏銳,但仍有少部分病患的SA濃度偏低,此時,就要以檢測培養細胞的FAH活性來作為診斷的輔助。受到基因多變性的影響,一個健康個體的培養細胞也可能出現FAH低活性的現象。同樣地,患者的肝臟檢體也可能因為細胞培養時出現基因回復(reversed)的情形,以致於獲得了高活性FAH的假象。因此,FAH酵素活性檢測法僅能作為診斷時的參考,而不能作為診斷的唯一憑據。


治療:
  飲食控制:
  採用低蛋白飲食及搭配無苯丙胺酸和酪胺酸的特殊奶粉,以限制這兩個胺基酸的攝取量,使其量足夠提供身體正常生長所需。藉由飲食控制,因腎小管功能障礙所產生的病徵,幾乎可以完全回復正常。但肝臟的疾病與惡性瘤的產生則無法藉此來獲得治療與預防,因此當肝臟嚴重受損或腫瘤產生時,仍須靠其他如肝臟移植等方式來改善病況。

  肝臟移植:
  當移植的肝臟發揮功能,病患的酵素缺失現象就會獲得改善,長久的效果比單純以飲食控制來得好。肝臟移植之後可以正常的飲食,不需要特別限制。不過患者尿液中仍檢測的出SA,認為是腎臟所引起的。肝臟移植後對於腎臟的長時間預後情況仍不清楚。

  NTBC治療:
  
2—(2—nitro—4-trifluoromethylbenzoyl)—1,3—cyclohexanedione(NTBC)可以阻止ρ—羥基苯丙酮酸(ρ—hydroxyphenylpyruvate)轉變成黑尿酸(homogentisate),減少SA的產生。研究顯示NTBC可以改善臨床症狀及生化上的異常。由於酪胺酸的濃度會因為NTBC的使用而增加,因此,飲食的控制仍是必須的。
  長時期使用NTBC的相關研究已經被提出討論,特別是NTBC與肝癌發生率間的關聯性,目前尚無定論。愈早使用NTBC,則嚴重的異常就愈不易出現。到目前為止,NTBC尚無任何副作用的報導。

支持性治療:
  對於急性發病的病患而言,支持性的處理是必要的。病患通常缺乏鉀離子與磷酸鹽,因此,需要適時適量的補充。此外,凝血因子、鈣離子、白蛋白、磷酸鹽、電解質和酸鹼的平衡都需要受到嚴密的監控與矯正。當病患處於急性發作的情況下,酪胺酸與苯丙胺酸的攝取量就必須盡量降低到最少。增加維他命D可用來治療佝僂症;病患如有感染,需要馬上控制感染並加以處理。


參考資料:

  1)www.meadjohnson.com : Tyrosinemia.
  2)http://www.meadjohnson.com/ : Hereditary Tyrosinemia.
  3)http://emedicine.medscape.com/ : Tyrosinemia.
  4)The Ross Metabolic Formula System Nutrition Support Protocols 3rd Edition. Tyrosinemia Type Ia and Ib.50-65.

罕見疾病基金會醫療服務組 鍾尹楨遺傳諮詢員、謝佳君營養師 編譯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 審稿
2015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2021年
徐瑞聲/李妮鍾醫師 審閱更新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本會「罕見疾病叢書之醫療飲食手冊」網頁(1)(2)另外,國民健康局出版之遺傳性高酪胺酸血症特殊奶粉介紹可參考:
http://www.tfrd.org.tw/tfrd/library_b2/content/category_id/5/id/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