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分類代碼: 0120
疾病類別: 01
疾病名稱: 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  ( 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Deficiency, AADC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ICD-9-CM診斷代碼:270.2
ICD-10-CM診斷代碼:E70.9

病因學:
  此症乃屬先天的代謝異常疾病,致病原因是負責左多巴(L-dopa) 與5-HTP代謝的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AADC) 酵素缺乏, 造成身體多巴胺(Dopamine)與血清素(Serotonin)缺乏,造成嚴重的發展遲緩、眼動危象(oculogyric crises,OGC)以及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調(autonomic dysfunction)。

血清素(Serotonin):
  它是作用於血管的一種神經遞質,也有如激素的作用。缺乏時會造成智力與精神方面的障礙。

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
  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統稱為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它因與腎上腺素相關,具有激素與神經傳導物的作用。中樞兒茶酚胺代謝路徑造成缺血傷害或許可歸因於腦部新陳代謝率的增加,也可能是腦組織局部血流阻塞與再灌流的重覆損傷。

臨床上表徵:
  
曾有學者報告指出患者在出生6個月時即出現運動障礙(movement disorder)的症狀,合併肌肉張力低下與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delay)、眼動危象(oculogyric crises)與易怒(irritability)等症狀。 

  此動作障礙症候群的現象學研究已在先前的報告中被定義成包括:間歇性的眼動危象(oculogyric crises)、肢體肌肉張力低下 (limb dystonia)、全身性的手足徐動症 (generalized athetosis)、自主性的活動降低。自主性功能失調為一顯著的心率與血壓的交感調節異常。

  在動作知能上有顯著的損傷如說話與溝通上的障礙,而且預後是以相當多變的形式來呈現,患者有神經學上廣泛性的失能發生。

遺傳模式:
  
為一神經傳導物合成的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父母親雙方各帶有此一缺陷基因,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遺傳此症。此症的致病基因已知為DDC基因,在第7號染色體p12.2-p12.1的位置上。

診斷:
  
腦脊髓液中有正常的生物喋呤(biopterin)的代謝,腦脊髓液與尿液中則有多巴胺(dopamine)的前軀物質L-dopa上昇以及homovanillic acid (HVA) , 5-hydroxyindolacetic acid (5-HIAA)下降。以上代謝物的測量可以採用高效液相層析技術(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與氣相層析質譜儀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are)來進行。可在血漿中發現有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酵素活性降低現象,來作為診斷上輔助。也可檢測DDC基因突變以確診。  

治療:
  
維生素B6(Pyridoxine)乃AADC這個酵素的輔脢,在還有部分殘餘酵素活性的病人身上,使用維生素B6與L-DOPA可能會有反應。採用維生素B6(Pyridoxine)或是L-DOPA、反苯環丙胺Parnate(tranylcypromine)或是Trihexyphenidyl,多巴胺激動劑溴隱亭(bromocriptine) 或者(Pergolide)治療在一些患者身上能得到改善。

  給予多巴胺促動劑 (dopamine agonists)與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 inhibitors)的治療是有益的,但是就長遠的預後而言效果仍不甚清楚。目前主要的藥物以

(1)多巴胺激動劑如溴隱亭(bromocriptine)、Pergolide或是Neupro貼片。
(2)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 inhibitors)如Parnate(tranylcypromine)為主。
其他藥物還有(3)抗膽鹼類Trihexyphenidyl (即Artane)或是採用 (4)維生素B6(Pyridoxine) (5)L-DOPA等。

  有些疾病的治療反應有性別差異,雖有部分假說嘗試解釋,但尚未有結論。建議患者除了需與醫師配合,耐心使用藥物之外,還需至早療門診,做評估與復健治療。基因治療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預後:
  大多數患者表現情緒脆弱與易怒的現象,其他特徵包括肌陣攣(myoclonus)、肌肉張力低下(dystonia)、陣發性冷汗(paroxysmal sweating)、腸胃問題,比如胃食道逆流病(reflux disease) 、便秘(constipation)以及腹瀉(diarrhea),功能性的臨床預後並不理想。

  有50%的患者其症狀在白天會漸漸地嚴重,意即晝現的波動(diurnal fluctuation)或睡著之後症狀會漸漸地改善,治療的反應是多變性的。

2015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以上資料轉錄自
「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本會「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網頁、「罕見疾病叢書之醫療飲食手冊」網頁(1)照護手冊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