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分類代碼: 0804
疾病類別: 08
疾病名稱: 膠膜兒  ( Collodion Baby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沒有
ICD-9-CM診斷代碼:757.1
ICD-10-CM診斷代碼:Q80.2

病因學
        膠膜兒(Collodion baby),是一種出生時在皮膚上出現半透明黃色、緊繃有光澤的羊皮紙樣薄膜。很多疾病可能導致膠膜兒,最常見的原因是體染色體隱性先天性魚鱗癬(autosomal recessive congenital ichthyosis,ARCI),較少見的原因包括Gaucher disease、Trichothiodystrophy、Sjögren–Larsson syndrome、Chondrodysplasia punctata等。

        ARCI是一群基因上與表現型上異質不均的疾病,包括層狀魚鱗癬(lamellar ichthyosis,LI)、非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癬樣紅皮病(Non 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NBCIE)及斑色魚鱗癬 ( Harlequin Ichthyosis ,HI)。有許多基因突變可以導致ARCI,包括TGM1、ALOX12B、ALOXE3、NIPAL4、CYP4F22、ABCA12等。LI和NBCIE是同一疾病光譜上的不同表現型,LI表現為深色粗大板狀鱗片且容易合併眼瞼外翻(ectropium)、嘴唇外翻(eclabium)及疤痕性禿髮(scarring alopecia),雖出生時可能有紅皮,到成人不表現紅皮症(erythroderma);而NBCIE比較輕微,鱗片較為纖小且呈現紅皮症,少合併眼瞼外翻、嘴唇外翻及疤痕性禿髮。不同基因突變方式使蛋白質功能差異就可導致不相同的表現型(如ABCA12的嚴重突變nonsense mutation或frameshift mutation會導致最嚴重的HI,但較輕微的missense mutation可能導致LI或是NBCIE)。

        ARCI中以在14號染色體(14q12)上的 TGM1基因突變最為常見,通常表現型為LI。TGM1轉譯的transglutaminase 1與角質層的角質包膜(cornified envelope)形成有關,因此,當TGM1基因突變,即造成角質包膜無法正常形成,而使角質層所扮演的生理功能受到影響而致病。而基因ALOX12B、ALOXE3轉譯出脂肪加氧酶(lipoxygenase),在皮膚製造氧化神經醯胺(oxidized ceramide)而與角質細胞脂質包膜(lipid envelope)形成相關。ALOX12B、ALOXE3突變表現型大多為NBCIE。

遺傳模式及發生率
        膠膜兒一般為自體隱性遺傳疾病,但也有少部分自體顯性的個案被發現,在美國的發生率約為1/300,000,男女患病比率為1:1。

臨床症狀
        此一疾病顧名思義,當新生兒出生時,全身上下被一層顏色淡黃、質地緊密閃亮、狀似膠棉的薄膜緊緊包裹而稱之。這層膠膜會在出生後10~14天後剝落,可能會在新生兒的皮膚形成皸裂影響皮膚屏障。可能會有一些相關併發症:

1.脫水,嚴重的時會造成急性腎衰竭。
2.傷口細菌感染。
3.散熱系統異常(過熱或失溫)。 

此外因膠膜包裹緊繃,而使皮下組織被限制住或肢體僵硬,其造成的相關症狀如下: 

1.眼瞼外翻(ectropium)、嘴唇外翻(eclabium)。 
2.吸吮能力受限而影響營養攝取。 
3.呼吸受限。 
4.血液循環不良而使肢體腫脹。 

診斷
  診斷會主要依臨床症狀、基因檢測、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治療及預後 
        此一疾病目前無法根治,只能以症狀治療方式來照顧患者。新生兒一出生,通常需在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中照護。新生兒在加濕保溫箱中,可減少因膠膜剝落而造成脫水,也能有效控制因角質異常引起的相關症狀,保持其水分與溫度的恆定。

        可在皮膚上擦凡士林以保持濕度,或以止痛藥減緩疼痛感。另外,適度的類固醇可以減緩發炎反應、若有眼瞼外翻的現象,可使用人工淚液。

        患者的壽命與正常人無異,並不會因疾病而受影響,但皮膚表現常會帶給患者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除了生理上的照護,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參考資料:
https://www.dermnetnz.org/topics/collodion-baby/


本會遺傳諮詢員余家嫻 編譯
成大醫院皮膚部趙曉秋主任 審稿
2017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2022年烏惟新醫師審閱更新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