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分類代碼: 1209
疾病類別: 12
疾病名稱: 蛋白質S缺乏症  ( Protein S Deficiency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沒有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沒有
ICD-9-CM診斷代碼:289.81
ICD-10-CM診斷代碼:D68.5

疾病簡介:
  蛋白質S缺乏症是一種血液凝固失調疾病,有此狀況的人有較高的風險會因為血液較容易凝固產生血栓 。
        輕微蛋白質S缺乏症有深層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風險,此種血栓主要發生在手臂或腿深層靜脈,這些血栓塊會阻止靜脈血迴流,而造成患之腫脹等症狀;但是當深層靜脈血栓隨著血液移動並停留在肺部則可能會危及生命,如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亦有其他後天因素可能會造成輕微蛋白質S缺乏症而增加血液凝固的風險,如年齡、手術、久坐不動、腎病症候群(nephrotic syndrome)或懷孕。若病人同時合併其他遺傳性血液凝固失調的疾病時,也會增加血栓風險。然而,許多有輕微蛋白質S缺乏症的人從沒有發生異常血液凝固的情形。

  嚴重蛋白質S缺乏症在新生兒時期即會發展危及生命的血液凝固疾病,稱之為猛爆性紫斑(Purpura fulminans);猛爆性紫斑的特徵為全身小血管產生血液凝固,這些血栓使血液無法正常流動,導致身體組織的壞死(necrosis)。而全身性的血液凝固消耗了身上可用的凝血蛋白,造成身體多部位的異常出血,而大面積的皮膚紫斑為最容易發現的表徵;就算在新生兒時期存活下來,猛爆性紫斑在未來也可能反覆發作。

發生率:
  輕微的蛋白質S缺乏症的發生率約為1/500;嚴重的蛋白質S缺乏症是罕見的,但確切的發生率目前尚不明。

病因學:
        蛋白質S缺乏症是因PROS1基因(3q11.1)變異所導致,PROS1基因製造血液中控制血液凝結的蛋白質S(Protein S),蛋白質S可幫助阻斷(去活性;inactivate)促進形成血液凝固的特定蛋白。當帶有此種基因的致病變異,會使得蛋白質S控制血液凝固的功能受損,讓患者無法有足夠且功能正常的蛋白質S來抑制凝固蛋白,導致增加血液異常凝固的風險。

遺傳模式:
        蛋白質S缺乏症的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為主,意指當患者在兩條染色體其中一條的PROS1基因有發生致病基因變異,就足以引起蛋白質S缺乏症的臨床症狀;在很少數的情況下,可能出現兩條染色體的PROS1基因都帶有致病基因變異,進而引起較嚴重的臨床症狀。另外有少數的PROS1基因變異被發現是體染色體隱性遺傳。

臨床症狀:
        若是只有一條染色體帶有PROS1基因變異的蛋白質S缺乏症,其臨床症狀以血栓的形成為主,較常見的血栓種類為深層靜脈血栓或肺栓塞,臨床症狀會因血栓部位而異,如深層靜脈血栓會造成血栓部位的疼痛、緊繃或紅腫,肺栓塞則會有胸痛、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等症狀。其他可能的血栓併發症包括兒童期中風、反覆流產等。另外,有部分只有一條染色體帶有PROS1基因變異的蛋白質S缺乏症病人,可能終生不會產生症狀。
        若是兩條染色體都帶有PROS1基因變異的嚴重蛋白質S缺乏症,會造成較嚴重的臨床症狀,例如在很小的年紀就反覆發生深層靜脈血栓,部分個案也可能會發生新生兒猛爆性紫斑(neonatal purpura fulminans),在出生後短時間內就會在全身各處血管內產生血栓,造成皮膚壞死、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接著又因為大量凝血因子消耗而產生多處出血甚至腦內出血等症狀,並可能在兒童期反覆發作。

診斷:
        正常生理狀況下,約有40%的蛋白質S為游離且具有活性,其他的60%與其他蛋白質結合而以去活性的形式存在血液循環中。輕微蛋白質S缺乏症的生化分析,可藉由測量血液中蛋白質S抗原(總蛋白質S及游離蛋白質S)及其抗凝血活性,分成三種類型:第一型的總蛋白質S及游離蛋白質S皆缺乏,活性也下降;第二型之總蛋白質S及游離蛋白質S量皆正常但活性下降﹔第三型的總蛋白質S表現量正常,但游離蛋白質S量及活性皆下降。另外,利用基因檢驗PROS1是否帶有致病突變亦可作為診斷方式。
        另外,鑑別此症之診斷須排除其他先天性血栓形成體質疾病,例如凝血酶及蛋白質C缺乏症。

治療及預後:
         因為蛋白質S缺乏症容易發生血液凝固以及血栓,因此可以使用抗凝血劑(Anticoagulants)來治療或預防血栓。Warfarin(口服)及Heparin(針劑)是兩種常用的抗凝血劑,目前也有直接口服抗凝血劑(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 DOAC)可供選擇。不過抗凝血劑的種類選擇、使用劑量、使用時間長短會因人而異,影響因素包括症狀的嚴重度、血栓發生的位置及頻率、年紀、是否使用其他藥物以及病人的想法等等。抗凝血劑最常見的副作用為出血,因此使用時要注意出血症狀並視情況監測凝血功能。
        在緊急的狀況下,如發生症狀嚴重或影響生命徵象的血栓,可能會使用血栓溶解劑來快速地阻止血栓惡化並加速血栓分解,但血栓溶解劑也有可能引起突發性的嚴重出血,故只有在性命危急時會使用。    針對沒有發生過血栓的蛋白質S缺乏症病人,不一定需要常規使用抗凝血劑,不過若遇到容易產生血栓的情況,例如懷孕、手術或創傷,或是病人有強烈的血栓家族史或其他容易產生血栓的危險因子,可能就需要使用抗凝血劑。
        嚴重蛋白質S缺乏症的預後通常較差。輕微的蛋白質S缺乏症的預後良好,給予適當的治療及追蹤監測,血栓所致的阻塞性疾病風險會顯著降低;死亡大多是因為肺栓塞所致。

參考文獻:
1. Genetics Home Reference, Protein S deficiency. (2015). At http://ghr.nlm.nih.gov/condition/protein-s-deficiency
2. Omim.org,. OMIM Entry - * 176880 - PROTEIN S; PROS1. (2015). at http://www.omim.org/entry/176880
3. Omim.org,. OMIM Entry - # 612336 - THROMBOPHILIA DUE TO PROTEIN S DEFICIENCY, AUTOSOMAL DOMINANT; THPH5. (2015). at http://www.omim.org/entry/612336
4. Omim.org,. OMIM Entry - # 614514 - THROMBOPHILIA DUE TO PROTEIN S DEFICIENCY, AUTOSOMAL RECESSIVE; THPH6. (2015). at http://www.omim.org/entry/614514
5. RESERVED, I. Orphanet: Hereditary thrombophilia due to congenital protein S deficiency.Orpha.net (2015). at http://www.orpha.net/consor/cgi-bin/OC_Exp.php?Lng=EN&Expert=743
6. Updated by: Yi-Bin Chen, a. Congenital protein C or S deficiency: Medline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Nlm.nih.gov (2015). At https://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0559.htm
7. 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Rare Didorders (NORD), Protein S deficiency (2019). At https://rarediseases.org/rare-diseases/protein-s-deficiency/

彙整:邵如梅、高愷孜
編審:李妮鍾醫師 2016.02.24
2017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2023年周書緯醫師 審閱更新

以上資料轉錄自「
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