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代碼: 0408 |
疾病類別: 04 |
疾病名稱: 窒息性胸腔失養症 ( Asphyxiating Thoracic Dystrophy )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有 |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沒有 |
ICD-9-CM診斷代碼:756.4 ICD-10-CM診斷代碼:Q77.2 疾病介紹: 窒息性胸腔失養症,是在1955年由 Jeune 等人首次報導一對患有家族性窒息胸廓發育不良嚴重狹窄的姐弟,因此又稱為Jeune Syndrome,是一種骨骼生長異常的遺傳疾病,其特徵是帶有狹窄的胸部、短肋骨、短的手臂和腿骨、身材矮小、和多指畸型。另外的骨骼異常包括異常形狀的鎖骨和骨盆骨,以及手臂和腿長骨末端形成錐狀結構,有時同時發生肝臟,腎臟及視網膜異常。
許多此症的嬰兒出生就帶有極窄的鐘形胸部,這會限制肺的生長和擴張,造成呼吸問題而危及生命,因此帶有窒息性胸腔失養症的人可能只能存活至嬰兒期或幼兒期。此症有潛在致命的先天性胸廓發展不良和典型的骨骼發育不良,如有胸廓狹窄縮小;呼吸系統症狀則有廣泛呼吸衰竭而死亡。然而,若嬰孩能存活過前兩年左右,狹窄的胸部和相關的呼吸問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善。
有些患者出生時的骨骼異常不太嚴重,且只有輕微的呼吸困難,例如呼吸急促或,這些患者可能可以存活到青春期或成年。但這些患者,嬰兒期後可能會發展成危及生命的腎臟異常(腎囊性病變),造成腎臟功能不良或失效及肝臟纖維化。心臟缺陷和呼吸道的變窄(聲門下狹窄)也是可能發生的。
其他與窒息性胸腔失養症相關但不太常見的特徵包括胰囊腫、牙齒異常、視網膜病變(retinal dystrophy),可能會導致視力喪失等症狀。
發生率: 窒息性胸腔失養症估計約1-5/500,000。 病因學: 目前有IFT80 (3q25.33), DYNC2H1 (11q22.3), WDR19 (4p14) and TTC21B (2q24.3) 基因,已被發現可能會導致窒息性胸腔失養症。IFT80是第一個被發現與此疾病有關的基因。後來,研究人員發現有超過50%患者是因另一基因DYNC2H1的突變所造成的。大約有70%的窒息性胸腔失養症患者具有已知的突變點;但依然有30%的患者,其致病原因依然不明確。
與窒息性胸腔失養症有關的基因會製造與纖毛相關的蛋白質(ciliopathies group)。纖毛是極微小的,從細胞表面伸出像手指狀突出物。這些蛋白質參與鞭毛內運輸(Intraflagellar transport;IFT)的過程,藉由纖毛的尖端運送各種物質。纖毛在許多不同的化學信號路徑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對細胞的生長、分裂(增殖)和成熟(分化)相當的重要。因此與窒息性胸腔失養症有關基因的突變會損害鞭毛內運輸的功能,擾亂纖毛組成或纖毛功能。而在其他組織中,例如腎、肝、和視網膜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遺傳模式: 此症是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意味著每個細胞中基因的兩個拷貝都有突變。當父母親各帶一個突變的基因,為沒有臨床症狀的帶因者,但其下一代每一胎不分性別將有25%的機率罹患此症。下列基因的改變可能與窒息性胸腔失養症有關:CEP120, CSPP1, DYNC2H1, IFT140, IFT172, IFT80, TTC21B, WDR19, WDR34, WDR35, WDR60。 臨床症狀: 窒息性胸腔失養症主要特徵在於新生兒時期,患者胸廓生長不全。由於患嬰帶有”鐘型”胸的表現,導致無法正常呼吸。肺部感染、高血壓、胰臟囊腫及多指畸形表現也可能發生。窒息性胸腔失養症患者也可能有恥骨發育不全及手臂、腳長骨較短的現象,最嚴重的併發症為呼吸及腎臟方面的問題。 診斷: 窒息性胸腔失養症的臨床表現及嚴重程度依個體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表現,也可能會有相當大的差異,有些患者呼吸困難可能引發致命;而也有患者完全沒有呼吸窘迫的現象發生。 目前可藉由超音波影像作為疾病之產前診斷。呼吸困難結合窄小胸腔、明顯肢體短小等臨床症狀,通常可作為診斷的依據。 治療: 目前此症治療方式多屬支持性療法: -對於較嚴重的患者(即在出生後立即發生呼吸窘迫現象),需要緊急使用呼吸器。 -胸骨重建手術或移植假體,固定並擴張患者胸骨,可幫助矯正脊椎和分離肋骨,使肺部充滿足夠的空氣,供患者呼吸。 -積極治療呼吸感染,通常會使用抗生素、氣管內管抽痰(endotracheal suctioning)及良好的胸部護理如姿位引流拍痰(postural drainage)和新一代化痰藥物。 -患者可能會需要鼻胃管或胃造口餵食以避免吸入性肺炎。 -遺傳諮詢是需要的。因患童的家長可能為窒息性胸腔失養症帶因者,若為帶因者,下一代每一胎不分性別將有25%的機率罹患此症。 參考資料: 1. http://ghr.nlm.nih.gov/condition/asphyxiating-thoracic-dystrophy 2. https://rarediseases.org/rare-diseases/dystrophy-asphyxiating-thoracic/ 3. http://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945537-treatment 翻譯:何賜元 審閱:李妮鍾醫師 2015.09.13 2017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2023年楊佳鳳醫師 審閱更新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