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代碼: 0732 |
疾病類別: 07 |
疾病名稱: McLeod 症候群 ( McLeod Syndrome )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有 |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沒有 |
ICD-9-CM診斷代碼:758.81 ICD-10-CM診斷代碼:Q97.8 病因學: McLeod症候群(McLeod neuroacanthocytosis syndrome, 簡稱MLS; 又稱McLeod神經性棘狀紅血球增多症候群)是一種多數會在男性發生的多發性疾病,主要影響要中樞神經系統神經肌肉系統以及血液方面。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是屬於基底核神經性退化疾病包括:(1) 運動障礙,(2) 認知改變,以及(3) 精神方面症狀。神經肌肉的主要的臨床症狀包括:感覺軸突病變(sensorimotor axonopathy)、肌肉無力或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 在血液學方面,MLS患者的紅血球表面抗原Kx不能被表現,且Kell血液族群抗原表現很弱。血液臨床表徵也包括了血液棘狀紅血球增多症(red blood cell acanthocytosis)和代償性溶血(compensated hemolysis)現象。此外,當母親是Kell抗原陰性時,當新生兒患童輸入不相符的紅血球時,對抗Kell和Kx血型系統的自體抗體會引起嚴重的輸血反應和引起嚴重的貧血現象。 帶有XK基因突變的異型合子女性,其紅血球Kell和Kx血型抗原是鑲嵌型,通常不會有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肌肉的症狀,然而有少數女性會表現出舞蹈症( chorea)或晚發行的認知功能衰退等臨床症狀。 發生率: 目前McLeod症候群確實發生率仍未知,但全球目前已發現150 名McLeod症候群案例。 遺傳模式: MLS是性聯遺傳模式,如果母親是帶因者每次懷孕生下帶有XK變異患病男性的機率是百分之五十。遺傳到XK基因突變的男性會患病,女性通常為不會患病的帶因者。患病的男性會將其XK基因突變傳給其所有的女兒,但並不會傳給其兒子。具有高風險的懷孕婦女可以透過實驗室提供的相關基因檢測或客製化的檢測來做產前診斷。 XK基因突變是目前已知唯一會引起MLS的基因。鄰近基因的缺失,包括了: CYBB基因(引起性聯遺傳慢性肉芽腫)、DMD基因(杜馨氏肌肉萎縮症)和RPGR基因(性聯遺傳視網膜色素變性)也可能會影響到XK基因的表現。 臨床表徵: -具有McLeod症候群血液族群表現 (亦即男性患者免疫染色會發現紅血球表面缺乏Kx抗原,以及Kell血型抗原表現較弱) -具有性聯遺傳及結合下列任一臨床表現之家族史 -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漸進性的舞蹈症候群有類似在亨丁頓舞蹈症可見的三組臨床症狀,包括:運動障礙、認知改變及精神方面的症狀、癲癇(大部分屬於全身性的) -神經肌肉症狀(通常此類臨床症狀不顯著或表現輕微) -感覺運動軸突病變(sensorimotor axonopathy) 神經性肌肉萎縮 肌肉病變 擴張性心肌病變及心律不整 診斷: 血液方面檢測 1.McLeod症候群血液群表現型(blood group phenotype): 男性患者免疫染色會發現紅血球表面缺乏Kx抗原,以及Kell血型抗原表現較弱。女性帶原者則會發現是混合型的血液群表現型。 2.棘狀紅血球(RBC acanthocytosis): 男性患者周邊血液抹片可以發現棘狀紅血球。但是此項檢查有其困難性,有時需要重複檢查。正常人的棘狀紅血球/鋸齒狀紅細胞(echinocyte)比例是6.3%以下,MLS患者通常介於8-30%。亦可用電子顯微鏡來確認診斷。 3.代償性溶血性貧血(Compensated hemolysis): 亦即有溶血但是沒有貧血。MLS病人幾乎會觀察到這樣的現象。 神經肌肉及心臟檢查 1.肌肉酵素(Creatine kinase; CK):患者CK數值可達4000 U/L 2.肌電圖:患者檢測可以發現合併神經及肌肉型病變及不等程度的軸突損傷 3.肌肉電腦斷層:可見脂肪性退化(fatty degeneration),尤其在下肢肌肉 4.肌肉切片:患者會出現肌肉型及神經元性肌肉病變。肌肉免疫螢光染色可發現Kx或Kell抗原在肌漿網膜(sarcoplasmic membrane)上沒有表現 5.神經切片:慢性軸突性神經病變合併明顯再生現象,以及選擇性大型髓鞘化纖維缺失 6.心臟檢查:心臟超音波可發現鬱血性或擴張型心肌病變,心電圖可發現心房顫動或心搏過速型心律異常 中樞神經檢查 1.神經學影像:患者在尾核(caudate nucleus)及殼核(putamen)會有不同程度的萎縮;女性帶原者及疾病早期的男性檢查會正常 2.核醫影像檢查:SPECT檢查可發現患者腦部紋狀體的血液灌流減少,且D2受體密度也降低 基因檢查 1. >95%的患者皆可在XK基因找到突變 2. 基因型與表現型的相關性 •帶有誤意突變的患者臨床症狀跟基因片段缺失型的患者相比可能較輕微 •c.979G>A突變與McLeod症候群患者特別的免疫血液學表現具關聯性,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此突變與肌肉、中樞及週邊神經系統症狀有關[Jung et al 2003] •具c.664C>T突變的患者並沒有顯著的神經性或系統性的異常表現[Walker et al 2007a] •於內含子接近剪接位置上發生單一鹼基取代(c.508+5G>A,會導致剪接改變及剪接程度的一些變化)但並不會引起患者任何的神經性異常表現 •相反地,具有 c.880T>C突變的患者已証實具有McLeod症候群所有的臨床症狀表現[Danek et al 2001a] 治療: 1.症狀治療 患者舞蹈症(chorea)的症狀出現時可給予多巴胺拮抗劑(例如,泰必利tiapride,氯氮平clozapine,喹硫平quetiapine)和排空多巴胺的藥物(Xenazine止蹈錠)。 有關精神問題、心臟異常和癲癇發作的治療主要為依據患者臨床表現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對患病者和他的家人需要長期和持續給予多方的心理支持。 2.續發性併發症的預防:可以的話在輸血時使用Kx陰性血或存下自己的血做自體輸血。 3.監控:沒有心臟併發症的患者須每二至三年做運動心電圖和心臟超音波;裝設預防性心臟節律器;癲癇的監控;監控血清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濃度看是否有因運動疾病發生或使用精神藥物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症。 參考資料: 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1354/ 編譯: 陳玉慈 2015.02.03 審稿: 李妮鍾醫師 2015.02.03 2017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