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分類代碼: 0723
疾病類別: 07
疾病名稱: 酪胺酸羥化酶缺乏症  ( Tyrosine Hydroxylase Deficiency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沒有
ICD-9-CM診斷代碼:270.2
ICD-10-CM診斷代碼:E70.20

病因學:
  酪胺酸羥化酶缺乏症為一罕見的代謝異常疾病,是由於將酪胺酸(tyrosine)轉變為L-dopa的酪胺酸羥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缺乏所導致;酪胺酸羥化酶為合成多巴胺的重要酵素,此一酵素的缺乏將造成神經傳導物質的傳遞被阻斷,進而造成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總稱兒茶酚胺)以及血清張力素(serotonin)在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的缺乏。

  此症的表現差異很大,從症狀最輕微的酪胺酸羥化酶缺乏Dopa-反應型肌張力不全症(TH-deficient dopa-responsive dystonia, DRD)、較為嚴重的TH缺乏型嬰幼兒巴金森氏症(TH-deficient infantile parkinsonism),及更為嚴重的進行性嬰幼兒腦部病變(TH-deficient progressive infantile encephalopathy)都可能發生。

  症狀較輕微者,約在童年時期發病,一開始可能表現單邊或不對稱的四肢肌張力不全、姿勢性顫抖或步伐不協調等症狀,但隨著病程的進展,可能發生典型dopa-反應型肌張力不全性步伐異常(classic dopa-responsive dystonic gait disorder)。個案的活動情形可能在一天之內出現變異,而到了下午或傍晚時表現出更為嚴重的症狀。輕微症狀患者通常對藥物治療是有效的。

  症狀中度嚴重者,患孩可能無法走路或是步行非常困難。在試圖走路時,手的姿勢及動作會變的很奇怪,患者也常常會墊腳尖走。可能存在異常的眼睛運動、震顫和言語遲緩。中度症狀的患者對治療反應狀況通常都還不錯,但要有明顯改善還需要數個月的時間。

  症狀較嚴重者,通常在嬰兒期早期即出現嚴重的運動發展遲緩、軀幹肌張力低下、四肢僵直及動作減少(hypokinesia)等表徵,眼瞼下垂(Ptosis)及/或眼動危象(oculogyric crises)也時常發生。這些患者治療上較不易,會需要數種藥物配合,但常常會受到藥物副作用的影響而出現過度運動和易怒等現象,且需長期配合治療,但治療成效。

發生率:
  
此症的發生相當罕見,目前尚無法估算明確發生率,截至2003年,全世界約只有數十個案例被確診,有些個案可能因未接受診斷或被誤診而闕漏於統計之外。此症已列為我國罕見疾病,據估在國內的發生率應低於萬分之一。

遺傳模式:
  
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若父母為帶因者,表示各帶一條有缺陷基因的染色體,因另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表現正常,所以不會發病,但下一代不分男女,每一胎有25%的機率為此症患者、50%的機率是跟父母一樣的帶因者、25%的機率正常。

診斷:
  
此症在診斷上仍有賴代謝遺傳科醫師,根據患者的臨床表徵進行評估,並配合相關的實驗室檢查以進行診斷。在生化檢驗上,可以腦脊髓液(CSF)進行相關神經傳導物質及蝶翅色質(pterin)濃度的檢驗,此檢驗有助患者本身的疾病診斷,但不視為確認診斷的唯一依據。目前所有已報告之患者,皆可經基因檢測技術,發現到基因突變點,因此基因檢測亦為疾病診斷上的重要依據。

1.生化檢驗
  
下列經腦脊髓液(CSF)所進行的檢驗項目,可做為疾病診斷上的參考:

檢驗項目 可能的檢驗結果
Total biopterin (BP)*
(大部分以tetrahydrobiopterin(BH4)的形式存在)
正常
Total neopterin (NP) 正常
Homovanillic acid (HVA) 減少
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 (5-HIAA) 正常
3-methoxy-4-hydroxy-phenylethyleneglycol (MHPG;a metabolite of noradrenaline) 減少










*在辨別診斷上,若BP與NP值都較低,則需將因GCH1基因造成的GTP cyclohydrolase (GTPCH)-deficient dopa-responsive dystonia列入考量。

2.基因檢測:
  
目前已知此症的致病基因,為位於染色體11p15位置上的TH基因,並可藉分子生物技術,以進行缺陷基因的檢測。

(1)基因定序與突變點檢測(Sequence analysis/mutation scanning):
  
目前已知的所有個案,皆為因TH基因缺陷的同型合子或混合型雜合子(homozygotes or compound heterozygotes)。多數突變點為單一鹼基的置換(substitutions),少數亦有因單一鹼基缺失所導致的移碼突變(frameshift)和蛋白質截斷(protein truncation)。另外在6個帶有此症患者的家族研究中(Ribases et al 2007, Verbeek et al 2007),發現了在TH基因啟動子(TH promoter)上的環形單磷酸腺苷反應單元(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 response element)的突變,因此增加此區域的檢測,或可提高此症在基因變異上的檢測率。

(2)基因片段缺失檢測(Deletion analysis):
  
此法已可應用於臨床診斷,目前僅有一位案例被報導出來。

臨床表徵:
  
當臨床上發現個案出現下列任一或是多項症狀或表徵時,即應考慮接受此症的確認及辨別診斷:

1. 嬰幼兒的肌張力低下(hypotonia)或肌張力不全(dystonia),並伴隨出現動作減少(hypokinesia)與不自主的眼動現象
2. 全身性的肌張力不全(Generalized dystonia)
3. 斜頸(Torticollis)
4. 四肢的肌張力不足(Limb dystonia)
5. 漸進性的肌張力不全性步伐異常(Progressive dystonic gait disorder)
6. 出現不自主的動眼甚或動眼危象(oculogyric crises)
7. 不自主的伸舌頭(tongue thrusting)
8. 眼瞼下垂(Ptosis)、瞳孔縮小(miosis)、眼瞼痙攣(blepharospasm)
9. 下肢肌肉張力增加(Increased lower extremity tone)
10. 膝反射增加及/或大腳趾伸張(Brisk reflexes and/or dystonic extension of the great toe)
11. 一天之內的運動症狀變異;下午或傍晚時的狀況較差,經睡眠可改善。
12. 嬰幼兒或孩童型的巴金森氏症(Infantile or juvenile parkinsonism)
13. 肢端僵直(Rigidity of extremities)
14. 動作減少(Hypokinesia)
15. 姿勢性顫抖(Postural tremor)
16. 運動發展遲緩
17. 軀幹的肌張力低下(Truncal hypotonia)
18. 自主性症狀包括:體溫低下、胃腸蠕動減弱、低血糖、大量出汗。

治療:
藥物治療
  
對於症狀較輕微的病患,多數可以藥物Levodopa改善其運動功能。剛開始給予低劑量的Levodopa和適量的carbidopa,將有助於減少運動機能退化的發生,在使用劑量上則須謹慎評估。對於出現腦病變和巴金森病症等症狀較為嚴重患者,Levodopa的立即效果可能比較難被觀察到,且過動的症狀也會受劑量影響,然而較長時間的治療仍可以改善症狀,並能讓運動發展隨時間進步。而因Levodopa劑量高峰(peak-dose)所引起的副作用,如腸胃道逆流、嘔吐、或顯著的食慾減退導致生長遲緩,於調整至適當劑量後將可改善。在長期追蹤及治療上,患者於嬰幼兒時期宜每四至六個月,接受神經學等相關檢查,並可藉以作為藥物使用劑量上的評估資料。

應避免的狀況或藥物: 
  
Reglan及其他相關的抗多巴胺類的藥物。

高危險群篩檢:
  
由於此症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的兄弟姐妹若發生肌張力低下或運動不協調等問題,亦應接受相關評估檢查,以排除罹病的可能。

參考資料:
1. http://www.pndassociation.org/diseases/th.html 
2.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1437/

2017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