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分類代碼: 1803
疾病類別: 18
疾病名稱: 海勒曼-史德萊夫氏症候群  ( Hallermann-Streiff Syndrome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沒有
ICD-9-CM診斷代碼:756.0
ICD-10-CM診斷代碼:Q87.0

前言:
  海勒曼—史德萊夫氏症候群,1893年由Audry醫師首次提出報告,1948年海勒曼醫師及1950年史德萊夫醫師分別描述3名案例,而確立此一特殊症候群。

  此症候群因為顱顏畸形而影響呼吸功能,包括早期肺部嚴重的感染,導致呼吸窘迫、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和感覺缺失等併發症。在嬰兒期,常有餵食困難及呼吸異常的問題;如進行經喉頭的相關侵入性檢查麻醉時,因上呼吸道易阻塞,而致檢查困難。目前尚未發現此症的致病基因。


遺傳模式:
  根據文獻指出此症候群幾乎都是無家族史的偶發個案,目前還無法確定此症的遺傳模式。


症狀:
 
  此症最主要的表現是頭骨及面部骨骼異常,造成特殊的臉部特徵、稀疏的毛髮、眼睛異常、牙齒缺陷、皮膚變性、身材矮小等。約有15%的患者會有智力缺陷的現象。

(一) 主要症狀
1. 生長發育:早產、低出生體重,身材平均矮小。 
2. 顱骨問題:短頭畸形、前額突出、頂骨突出和骨縫癒合延遲,顴骨發育不良、小頷畸形伴隨下頷後縮、因軟骨發育異常,使得鼻子又薄又小且尖,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像鸚鵡嘴,上顎窄且高拱形。
3. 牙齒問題:牙齒發育不全或歪斜,還有初生牙(新生兒長牙齒)及局部先天性無齒症。
4. 皮膚問題:皮膚萎縮、毛髮稀疏且顏色淡,特別是頭皮、眉毛與睫毛。 
5. 眼睛問題:大部分會有兩眼的眼小畸形及白內障,眼球震顫及斜視。 
6. 骨骼問題:嚴重的顱骨骨化不足、長骨扁薄但骨幹端寬大、肋骨薄細、脊椎椎體小、薄細的掌骨而骨齡遲滯。

(二) 次要症狀:
1. 頭部:舟狀頭畸形,小頭畸形,後腦扁平。
2. 臉部:無下頷骨髁,雙下巴,小口畸形;耳朵異常。
3. 眼睛:藍鞏膜,青光眼,眼瞼裂縫向下傾斜,瞳孔上有薄膜,脈絡膜與視網膜的色素改變,視神經萎縮。
4. 肢體:翼狀肩胛骨,漏斗胸,脊柱前彎、側彎或脊柱裂。
5. 肌肉:活動力過度,舞蹈症及全身性強直性陣攣性發作。
6. 性腺:男性可能會有生殖器官發育不全及隱睪症狀。
7. 其他:併指(趾)畸形;氣管軟骨軟化;先天性心臟缺陷;腎功能異常;肝功能不全;免疫力缺乏;造血功能異常;智能障礙等問題。


診斷:
  主要是採症狀療法,但在嬰兒早期,有餵食困難及呼吸異常問題,有可能須要先測呼吸、考慮氣切,以期改善呼吸問題,並改善餵養的方法來確保足夠的營養攝入。其他眼科、牙科及顱面異常等症狀需要專科醫師來進行照護,評估是否需要手術。在口腔方面,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也是相當重要;其他治療包括早療、特殊教育、物理治療等,都是對患者有益的。


治療:
  主要是採症狀療法,但嬰兒早期,有餵食困難及呼吸異常問題,有可能須作氣切,以期改善呼吸問題。


預後:
  多數患者智力正常,眼睛動作及呼吸問題往往是導致殘障的主因,此症可能會影響外觀,所以需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給予心理支持。


資料來源:
1. Kenneth, L.J.&David, W.S.(2013). Hallermann-Streiff Syndrome(Oculomandibulodyscephaly with Hypotrichosis Syndrome), Smith’s Recognizable Patterns of Human Malformation (7th Edition., p. 150-151).
2. https://omim.org/entry/234100
3. https://rarediseases.info.nih.gov/diseases/288/hallermann-streiff-syndrome#ref_5346
4. https://rarediseases.org/rare-diseases/hallermann-streiff-syndrome/


南部辦事處 遺傳諮詢員 李美欣 翻譯 
2008.11. 
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 審稿
2017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2021年賴建亦/李妮鍾醫師 審閱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