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分類代碼: 1404
疾病類別: 14
疾病名稱: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  ( Familial Hhyperchylomicronemia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沒有
ICD-9-CM診斷代碼:272.3
ICD-10-CM診斷代碼:E78.3

病因學: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Familial Hyperchylomicronemia)是導因於脂蛋白酵素(lipoprotein lipase, LPL)功能低下或不良,LPL蛋白是LPL基因的產物,該基因位於染色體8p21.3的位置。此症也稱為家族性脂蛋白酵素功能不良症(Familial lipoprotein lipase (LPL) deficiency)或是第一型高脂蛋白血症(Type I Hyperlipoproteinemia)。

  乳糜微粒是大型脂蛋白的部份構造,這是在消化脂肪過程中短暫出現在循環系統中的物質,一般來說,在用餐後隔夜就應該會在血漿中被清除掉。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者體內,因為血漿中清除乳糜微粒的功能會受到損害,會導致三酸甘油脂堆積在血漿中而使得血漿看起來像牛乳一般。

以下的情況是可能患有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的狀況:
1. 患者通常在10歲前發病,其中約有四分之一在1歲前發病
2. 孩童時期伴隨腹痛出現的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3. 反覆發作的急性胰臟炎
4. 皮膚上發疹般的黃色瘤
5. 肝脾腫大
6. 乳糜微粒血症

遺傳模式: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是ㄧ種自體隱性遺傳疾病。每一位患者的手足有25%的機會患有此症,50%的機會成為沒有症狀的帶因者,25%的機會完全不帶因也不患此症。而在帶因者血漿中脂質的濃度大多是正常或只會輕微升高。在患者身上找到的LPL突變在臨床上可以成為帶因者檢測的基礎。目前國內也有實驗室可以提供產前遺傳診斷。

發生率:
  此症的發生率在一般族群中,約接近一百萬分之一。在所有的人種中都有描述過此症的發生,但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些地區因為方舟效應(founder effect)而有比較高的發生率。

臨床症狀: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通常表現在孩童時期,患者最早發生的症狀通常為腹痛,而且因為高三酸甘油脂血症而伴隨著腹痛、反覆的急性胰臟炎、皮膚上發疹般的黃色瘤以及肝脾腫大。由於血漿中清除血中的乳糜微粒並不容易,導致三酸甘油脂會堆積在血漿中而使得血漿看起來像牛乳一般。對患者來說至少檢測一次血漿中的三酸甘油脂濃度來作為基準是很重要的。

診斷:
若臨床或實驗室檢查懷疑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需透過基因檢測具LPL雙等位基因致病性變異。

治療及預後:
        治療成效取決於患者的脂肪攝取,治療的準則是以飲食療法為基礎來維持血漿中三酸甘油脂的濃度,至少應低於2000 mg/dL,更佳的臨床目標則希望達到小於1000 mg/dL。飲食控制則限制每天油脂攝取不超過20克或不超過每天總能量攝取的15%,通常能有效減少血中三酸甘油脂以避免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的患者出現症狀,也可以減緩已出現的症狀。中鏈三酸甘油脂(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 MCT)可以用在食用油中,他們可以被直接吸收到肝門靜脈中而不會形成乳糜微粒。
        現行的降血脂藥物 (如fibrates、niacin、statins等) 對於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效果不彰,其他正在開發中的藥物包含alipogene tiparvovec (LPL基因治療)、volanesorsen (anti-apolipoprotein C-III antisense RNA)、pradigastat (抑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1)、IONIS-ANGPTL3Rx (抑制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3)、evinacumab (抑制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3)、合成apolipoprotein C-II mimetic peptides。
  胰臟炎很少引發胰臟壞死及死亡,一旦發生胰臟炎時通常會以標準療法來照護,主要監測項目包括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濃度。另外要避免服用一些會引起內生性三酸甘油脂的物質,例如:酒精、口服雌激素、利尿劑、isotretinoin(青春痘用藥)、Zoloft(抗憂鬱劑)和β腎上腺素阻斷劑等等。

參考資料
1. Viljoen, A. and A.S. Wierzbicki,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hypertriglyceridemia.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12. 10(4): p. 505-14.
2. Lee, J. and R.A. Hegele, Investigated treatments for lipoprotein lipase deficiency and related metabolic disorders. Expert Opinion on Orphan Drugs, 2017. 5(5): p. 411-420.


2017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2022年徐瑞聲/李妮鍾醫師審閱更新

以上資料來源:「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