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分類與介紹
分類代碼:0737
疾病類別:07
疾病名稱: Dravet 症候群  ( Dravet Syndrome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有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ICD-9-CM診斷代碼:345.81
ICD-10-CM診斷代碼:G40.803、G40.804

疾病簡介
  
卓飛症候群 (Dravet syndrome,DS) 是一種基因變異造成的嚴重癲癇腦病變,又稱為嬰兒重度肌陣攣癲癇(SMEI)。此症是1978年由法國小兒神經科醫師Charlotte Dravet發現,1989年正式列入國際抗癲癇聯盟之癲癇分類,並於2001年國際抗癲癇聯盟工作小組正式以Dravet醫師為名,將嬰兒重度肌陣攣癲癇更名為“Dravet症候群”。
DS被歸類為遺傳性癲癇症候群(genetic epilepsy syndrome)及癲癇腦病變(epileptic encephalopathy),亦即在癲癇發病之後,發展遲緩會變得明顯,甚至有時會有退化的情形。因此,病童常常合併發展遲緩及智力語言障礙問題,且隨著年齡增長癲癇的症狀會變的多樣化,此症候群約佔全部癲癇患者中3-6%。

發生率
    DS的發生率約1/15,700~1/40,000,男女比率相同。 有文獻表示,新生兒第一年內發生癲癇之病童中有3%為DS個案;三歲內的癲癇案例約有7%為DS患者。

病因
    目前已知大多數DS症候群是因腦神經細胞中傳遞離子訊息的鈉離子通道失調,造成患者神經系統不正常放電,進而導致癲癇發作。由於鈉離子通道對溫度極為敏感,故高溫容易誘發患者癲癇之發作。

遺傳模式
    DS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70-80%的致病原因與位在染色體2q24.3的SCN1A基因突變有關,大多數為SCN1A基因的單一點位基因變異;另外的20~30%的患者找不到SCN1A的突變,可能是其他基因突變所造成。
    90%的SCN1A基因為病患之自體發生突變所致的新生突變(de novo);遺傳性SCN1A基因變異只佔5~10%,其家族中可能有癲癇或熱性痙攣病史;此外,遺傳性變異中約有2/3為父母鑲嵌型,代表父母身上有僅部分細胞帶有變異,其影響程度也較輕微。
    其他基因變異也可能會有類似於DS臨床表現,如PCDH19, SCN1B, GABRA1, STXBP1, CHD2, SCN2A及少數HCN1, KCNA2,GABRG2;其中約有5%的被認為是DS的病患實際上帶有PCDH19基因變異。

臨床表現
    患者通常在一歲前發病,典型的發病症狀是嚴重的熱痙攣,日後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發展出現非發熱性痙攣與多樣化的癲癇發作類型,進而出現發展遲緩或退化情形,造成個案的認知、語言及運動等各方面功能受損。
1. 出生到1歲
.第一次癲癇通常會發生在一歲前,多半在5至8個月大時發作,少數個案會拖到兩歲才有第一次發作;通常在第一次發作前個案的發展正常。
.第一次癲癇發病典型的症狀是由發燒引起的全身或單側的強直陣攣發作(febrile tonic-clonic seizure),約有6成是因發燒或疾病引起,此外接種疫苗及洗熱水澡也可能是誘發因素。
.癲癇發作通常持續10~15分鐘,有時會演變成癲癇重積狀態(Status epilepticus, SE)。
.DS病童在一歲之前的腦電圖(EEG)與發展通常為正常。
.大多數的DS病患會在第一次發病之後數週到數月內再次出現熱性或非熱性發作,且常出現癲癇重積狀態。
2. 1至5歲
.隨著年齡增長DS病童會出現多樣性的癲癇發作,常見包括抽搐性發作、肌陣攣發作(myoclonic seizures)、非典型失神發作(atypical absence seizures)、局部發作、失張發作(atonic seizures)等,且病童的發作通常對藥物反應差,為頑固性癲癇。此外,DS病童的癲癇很容易受各種刺激誘發發作。常見的刺激包括發燒/體溫過高、情緒緊張、興奮、閃爍的燈光或格式化刺激(pattern stimulation)等等。

以下介紹DS病童常見的癲癇發作類型:

 Convulsive seizures
 抽搐性發作
 1). 可以為全身強直陣攣發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全身陣攣發作(generalized clonic)或交替型半側陣攣發作(alternating hemiclonic)。
 2). 半側陣攣發作在DS病童很常見,且具有支持DS診斷的價值。
 Myoclonic seizures
 肌陣攣發作
 1). 肌陣攣是指身體或四肢短暫且快速地抖動,好像被嚇到一般。
 2). DS病童的肌陣攣可以是癲癇性(epileptic)發作,也可以是非癲癇性(nonepileptic)發作。
 Atonic seizure
 失張發作
 1). 身體瞬間喪失肌肉的張力,整個人會碰一聲摔下去,時常導致摔傷甚至骨折。
 Atypical absence seizures
 非典型失神發作
 1). DS病童的失神發作時為非典型失神發作,患者會出現突然的意識障礙,可能合併或不合併肌陣攣發作。
 2). 患者可能會發生失神癲癇重積(absence status)。
 Focal seizures
 局部發作
 1). DS患者的局部發作可以是局部運動性發作(focal motor seizures),或是局部認知障礙發作(focal dyscognitive seizures)。
 2). 局部認知障礙發作除了會有意識障礙,還常伴隨自律神經症狀(如蒼白,發紺,呼吸變化,流口水,出汗)、自動症(automatism)、低張力、及輕微眼瞼或肢體抽動。

.DS病童在這個時期會開始喪失已達到的正常發展里程碑,逐漸出現明顯的精神運動發展障礙,包括肌張力低下、共濟失調步態(ataxia)等,此外病童也會出現認知障礙與發展行為異常(儒注意力缺陷、過動、自閉傾向)等。

3. 5歲到成年
.大多DS患者終身都會有癲癇發作,但4-5歲之後發作會變得較不頻繁。大多數患者會合併中度至重度認知障礙,且神經受損與認知障礙為不可逆。
.癲癇
  1) .隨者年紀成長,抽搐性發作及癲癇重積狀態發生頻率會逐漸下降。
  2) .非典型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局部發作的頻率也會逐漸降低,甚至到成年期會消失。
  3) .約50%成年患者的發作依然對高溫敏感易誘發,但對光及格式化刺激敏感的情況通常會消失。
.動作功能障礙包括運動協調障礙共濟失調步態(ataxia)、震顫(tremor)、精細動作笨拙等都很常見且持續,不少病患也會出現錐體徵兆(Pyramidal signs),如痙攣和反射增強等。
.認知障礙:大多患者為中度~重度認知障礙。
.精神行為問題:許多患者會有固執行為、自閉傾向、強迫性行為、焦慮或攻擊性。不過這些行為問題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也有不少DS成人患者喜歡與人接觸。
.DS患者的死亡率比一般人高,主要的死因為癲癇的非預期性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 SUDEP)。

診斷方式
    DS的診斷需依賴一連串隨時間的臨床演變特點,再加上陽性的SCN1A基因突變。根據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ILAE)國際抗癲癇聯盟的建議,這些隨時間變化的臨床特徵包括如下:
.具有癲癇或熱痙攣的家族史
.癲癇發病前的發展正常
.癲癇發作在一歲之前開始
.多樣性癲癇發作症狀(肌陣攣、局部陣攣、非典型失神性和全身性陣攣發作)
.腦電圖(EEG)有全腦棘慢波(generalized spike-and-waves)
.腦電圖(EEG)與臨床早期會有光敏性
.兩歲後具有精神運動遲緩
.逐漸出現動作功能障礙包括共濟失調步態(ataxia)、錐體徵兆(Pyramidal signs)等
.體溫過高會惡化癲癇發作
基因檢測可以早期診斷疾病,使臨床能提供好的治療選擇,並促進輔助治療和患者及家庭支持網絡的使用。

治療
    DS的治療選擇性有限,主要以減少癲癇發作頻率及預防癲癇重積狀態為目標。需多方評估患者狀況後,配合個人用藥差異性來調整治療的方針。
藥物治療通常先以Valproic Acid (帝拔癲)或Clobazam(服利寧)為第一線藥物治療,若對第一線藥物反應不好,則可考慮較為廣效性的藥物,其中較常被使用的包括Stiripentol (Diacomit) 、Topiramate (妥泰)或Levetiracetam (優閒)等,亦可搭配非藥物治療如生酮飲食治療等。

    雖然藥物選擇不少,但患者的癲癇控制仍然相當困難,其中,歐盟及美國認證的Stiripentol (Diacomit),已在2019年7月納入罕藥認定,但申請健保給付仍在努力中。美國核准治療2歲以上患者使用的最新藥品Cannabidiol (CBD),目前於國內則尚未進口。

    此外,病患須避免使用鈉離子通道阻斷劑如Carbamazepine(癲通)、 Oxcarbazepine (除癲達)、Lamictal(樂命達) 、Phenytoin(癲能停)等藥物,若使用這些藥物不但可能惡化癲癇的發作,更可能進而惡化認知障礙與誘發動作障礙。

    除了藥物治療,病患也需減少誘發癲癇發作的危險因子,如體溫過高、光刺激或格式化刺激(Pattern stimulation)。此外DS患者除了癲癇發作,還有認知、動作、行為等障礙,因此需要跨團隊的各領域專家如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師及社工師等一起來照顧幫忙,訂定個人化的醫療與整合性照護,進而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讓患者勇於走向社會,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參考資料:
1. Dravet syndrome: Genetics,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dravet-syndrome-genetics-clinical-features-and-diagnosis/print
2. Dravet syndrome: Management and prognosi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dravet-syndrome-management-and-prognosis/print?topicRef=108278&source=see_link
3. Incorpora G. (2009). Dravet syndrome. 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35(1), 27. doi:10.1186/1824-7288-35-27

編譯:張堯喻、張皓婷
審閱:翁妏謹 醫師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本會繪本「螢火蟲故事島第三季-小飛的百分百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