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9-CM診斷代碼:747.89
ICD-10-CM診斷代碼:Q28.8
病因學:
此為一罕見且具致命性的疾病,又名廣泛性嬰兒動脈硬化(Generalized Arterial Calcification of Infancy, GACI)。其主要特徵為廣泛性的血管鈣化與阻塞。病患的中型、大型動脈(如:冠狀動脈、肝動脈、主動脈、肺動脈…等)的血管壁會產生鈣化,動脈的平滑肌層則會增生,導致血管硬化與狹窄。血管鈣化會使管壁缺乏彈性,血管狹窄會造成血流減少,進一步引起心血管症狀。
此症的已知致病基因為第6對染色體q23.2的位置上的ENPP1基因(約佔七成)及第16對染色體p13.11的位置上的ABCC6基因(約佔一成)。ENPP1基因變異會導致身體內可被利用的焦磷酸鹽(pyrophophate, PPi)減少,焦磷酸鹽對控制體內的礦化及鈣化非常重要,因此ENPP1的變異會導致鈣在患者的血管與組織體內堆積而引起症狀。ABCC6基因變異所造成的機制,尚未完全釐清,目前研究顯示其致病機轉亦與焦磷酸鹽的減少相關。至於此二種基因變異如何造成平滑肌的增生,導致血管狹窄,其機制尚未完全釐清。另外,仍有2成的患者,無法確定致病原因。
遺傳模式:
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模式,當父、母各帶有一個變異基因時,每一胎不分性別將有1/4的機率罹病,1/2的機率帶有一個變異基因。
發生率:
目前文獻上約有200~250個案例曾被報告過。發生率根據文獻估計,約為每200,000次懷孕,會有一名個案。
臨床症狀:
此症臨床上表現多變,受影響的器官眾多。主要的症狀表現來自於廣泛性的動脈硬化和動脈狹窄所引起的心血管症狀,其中呼吸窘迫(respiratory distress)與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較為常見,其他如發紺、高血壓、水腫…等,亦為可能的症狀。血管以外的鈣化(尤其是關節周圍)、彈性纖維偽黃瘤(pseudoxanthoma elasticum)、聽力損失及因低血磷症導致第二型佝僂症(ricket)等,也可能在病患身上發生。部分的病患,在母親子宮內時就會有跡象可循,可能出現的症狀有胎兒水腫(hydrops fetalis)、羊水過多(polyhydramnios)、早產(premature delivery)或死產(still birth)。
診斷:
約半數為產前診斷或是出生後立刻被診斷,此類病患可能以胎兒水腫、羊水過多、胎兒窘迫來表現。另一半的患者,診斷年紀多為3個月大時,此群患者通常在第一個月時,開始產生廣泛的血管鈣化,進而造成心血管的症狀。此疾病的診斷,需綜合臨床表徵、影像學、組織學的檢查與基因檢測等結果才能作出。
治療:
雖然目前對此疾病的基因變異與致病機轉,有較多的了解,目前為止仍無理想的根治方式。Bisphosphonate具抗鈣化的效用,故常被使用於GACI的治療,曾有文獻報告此藥可降低GACI死亡率,但其他文獻則有不同的結論,故目前對其確切療效仍有爭議。酵素替代療法(ENPP1基因變異)仍在動物實驗的階段,初步結果顯示可以避免鈣化並降低死亡率,改善高血壓與心血管功能。動物實驗亦有證據顯示在產前給予口服焦磷酸鹽,可減少後代血管鈣化的跡象。對於心臟血管的鈣化,有文獻曾報告在一歲半的患者身上進行心臟移植,該病患移植後追蹤兩年,心臟鈣化沒有復發的跡象。
預後:
因相關文獻報告的個案數目都很少,因此存活率的數據可能因不同文獻而有所差異。大約四分之一的患者會胎死腹中或死產,出生後6個月內的死亡率很高(約55%),只有少數患者能存活到1歲以後。不同的基因變異,死亡率也有所不同,ENPP1基因變異患者的死亡率較高(約40%)而ABCC6基因變異的患者者死亡率較低(約10%)。患者致死的原因多是因為血管鈣化與血管狹窄導致心肌局部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高血壓、中風與多重器官衰竭。
患者若可以度過關鍵的前6個月,死亡率便大幅降低。極少數的患者,鈣化現象在長大後自行消失,其他存活至青少年或是成年的患者,則多會出現肌肉骨骼的問題,如:退化性關節炎、著骨點礦化(enthesis mineralization)、頸椎融合(cervical spine fusion)…等。文獻曾報告存活至30歲的臨床個案,但此症長期存活者的臨床追蹤資料,仍屬未知。
參考資料
1.Boyce AM, et al. Generalized Arterial Calcification of Infancy: New Insights, Controversies, and Approach to Management. Curr Osteoporos Rep. 2020 Jun;18(3):232-241. doi: 10.1007/s11914-020-00577-4.
2. Kawai K, et al. Generalized Arterial Calcification of Infancy (GACI): Optimizing Care with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J Multidiscip Healthc. 2022 Jun 1;15:1261-1276. doi: 10.2147/JMDH.S251861.
3. Ferreira CR, et al. Prospective phenotyping of long-term survivors of generalized arterial calcification of infancy (GACI) Genet Med. 2021 Feb;23(2):396-407. doi: 10.1038/s41436-020-00983-0.
2017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2022年曾偉杰醫師審閱更新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