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分類與介紹
分類代碼:0307
疾病類別:03
疾病名稱: 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  ( Adrenoleukodystrophy, ALD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有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ICD-9-CM診斷代碼:272.7
ICD-10-CM診斷代碼:E71.511、E71.520、E71.521、E71.528、E71.529

病因學:
  在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羅倫佐的油」(Lorenzo's Oil; 1992)中,原本聰明活潑的小男孩羅倫佐,四歲時某天突然發瘋一樣的狂叫,並表現出異常的認知跟行為反應來,在醫院不斷檢查後才知道是罹患了罕見的遺傳性疾病「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Adrenoleukodystrophy; ALD)」。ALD是由於X染色體長臂Xq28位置基因上的缺損,導致患者細胞中的過氧化小體(peroxisome)功能異常,無法代謝非常長鏈飽和性脂肪酸(very long-chain fatty acids; VLCFA),特別是24個碳及26個碳的非常長鏈脂肪酸,因此會使體內非常長鏈脂肪酸異常堆積而沈積在大腦白質和腎上腺皮質,進而侵害腦神經系統的髓鞘質(Myelin)、妨礙神經傳導,也造成腎上腺功能異常。

遺傳模式:
  這是一種性聯隱性遺傳疾病,百分之八十五是由女性帶因。而母親帶因傳給下一代的機率,女兒有1/2的機率成為與母親情況相同的致病基因的帶因者,兒子也有1/2的機會遺傳到致病基因。

發生率:
        根據台灣2016年開始將ALD納入新生兒篩檢項目以來的統計,發生率約為每13,825個活產男嬰中有一個個案。

臨床症狀: 
        ALD可能在不同年齡發病;小男孩羅倫佐在四歲時發病,而他所罹患的即是最典型的兒童大腦型(Childhood Cerebral Form; 約佔所有ALD患者的35-40%),此型通常在3至12歲發病,但也可能常見之初期表現包含注意力不足及過動、個性退縮、記憶減退、功課退步…等,接著語言及其他自主能力會逐漸喪失,可能出現步伐不穩、漸進性失憶、認知性聽覺喪失、失明、吞嚥困難、失聲、癲癇、昏迷,於診斷後一、二年內成為植物人狀態,通常會在診斷後數年內死亡。
        80%的女性帶因個案以及約40%的男性可能出現成年型腎上腺髓鞘神經病變,發病期間常見於20到40歲,其中女性又有較晚發病的傾向。其主要表現為髓鞘質損傷所導致的神經退化症狀,包含痙攣性下身麻痺、感覺失調、步態不穩、下肢疼痛、性功能障礙等等,在神經傳導速度檢查可能有異常表現。
        此外,80%的個案終其一生會受到腎上腺功能不全的影響,又稱愛迪生氏病,主要症狀包括電解質失衡、色素沉澱、低血糖…等等,甚至可能出現腎上腺危象(adrenal crisis),導致休克、嘔吐、甚至是昏迷。

診斷:
  因病患無法代謝VLCFA,故可抽血檢驗VLCFA的血中含量;以及腎上腺皮質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並可檢驗周邊神經傳導速度(NCV)、腦波及頭部磁振掃描,並進行ABCD1基因分析以確定診斷。
台灣已於2016年將ALD納入新生兒篩檢自費項目,藉由血中C26:0-LPC (C26:0 Lyso-phosphatidylcholine)的數值加上基因分析,能有效早期診斷ALD個案。

治療及預後:
  當時心焦的羅倫佐夫婦千方設想各種可能的治療,終於找出一種特殊的配方油:「羅倫佐的油(Lorenzo's Oil)」,能減低體內VLCFA的量。但羅倫佐的油已被證實對成年病患也不具療效;而對於幼年型病患之效益也尚存在著爭議。
1. 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的方式,但僅適用於疾病初期的個案,對於症狀明顯的患者並不建議進行;此外,骨髓移植本身就可能有嚴重的併發症、此外也仍有因排斥而死亡的風險。因此新生兒篩檢所診斷的ALD個案建議於小兒遺傳代謝門診接受生化檢驗、腦部核磁共振的規律追蹤,一旦出現輕微影像學上的表現,就應立即安排骨髓移植的治療。
2. 基因治療:基因治療藥物Skysona於2021年5月被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核准上市、並在2022年9月獲美國FDA批准,用以減緩4到17歲、處於疾病早期之兒童大腦型患者的神經發育問題。但其長期治療效果、以及長期併發症仍有待後續追蹤研究結果。

  


參考資料:
1.http://www.geneclinics.org/servlet/access
2.http://carbon.cudenver.edu/~bstith/loren.htm
3.http://www.emedicine.com/neuro/topic309.htm
4.Aubourg, Patrick, et al. "A two-year trial of oleic and erucic acids (“Lorenzo's oil”) as treatment for adrenomyeloneuropath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29.11 (1993): 745-752.
3.Engelen, Marc, et al. "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 (X-ALD):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follow-up and management." 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7.1 (2012): 1-14.
4.Chen, Hui-An, et al. “High incidence of null variants identified from newborn screening of 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 in Taiwan.” Molecular Genetics and Metabolism Reports 32 (2022): 100902.


罕見疾病基金會醫療服務組 蕭雅慧
遺傳諮詢員 編譯 2004.8.15
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 審稿
2015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2022年陳薈安/李妮鍾 醫師審閱更新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
「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本會「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網頁本會「病友資源手冊之照護手冊」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