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分類與介紹
分類代碼:0728
疾病類別:07
疾病名稱: 甘迺迪氏症,脊髓延髓性肌肉萎縮症  ( Kennedy Disease;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有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ICD-9-CM診斷代碼:335.8
ICD-10-CM診斷代碼:G12.20
                                  G12.24
                                  G12.29

病因學:
  
屬於神經退化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此症大多於30~40歲進展緩慢且具多變性,主要是男性患者會受到此症影響。有些患者會有胸部發育、不孕和睪丸萎縮情形,但不至危及生命;有些患者除了胸部變大,生殖器還會萎縮,最後四肢癱瘓。

  對於罹患此症的家族男性而言,長大是件令人感到害怕的事,因為一到青壯年,就會出現手腳和嘴角抖動,說話不清的症狀,更甚者是生殖器陰莖會縮小,無法勃起;還會長出女性才會有的乳房。除了面對睪丸縮小,乳房變大的衝擊之外,這類的患者因四肢癱瘓無力,早期常被診斷為漸凍人。

發生率:
  男性患者發生率約1/300,000,女性患者非常稀少。此症主要發生在歐洲人或亞洲人身上,目前還沒有非裔跟原住民血統的患者被報導出來。

臨床上表徵:
一、主要症狀:
1.肌束顫動(muscle fasiculations):局部肌肉抽搐或撲動的骨骼肌纖維束的自發性收縮,可見於皮下或黏膜,但不會產生關節運動,約90%患者。
2.臉部無力(facial weakness):約75%患者
3.延髓的症狀(bulbar symptoms):約75%患者
4.性功能障礙(sexual dysfunction):約75%患者
5.男性乳房增殖(gynecomastia):約50%患者

二、神經學上症狀:
  一開始出現的症狀是步行困難跟容易跌倒,許多患者有肌肉痙攣的症狀。肌肉無力從近端的脊髓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近端跟遠端的肌肉組織的萎縮會更加明顯,通常只影響男性,女性帶因者的表現可能較溫和。常有面部肌肉成束和輕微的知覺纏繞。臉部的肌肉萎縮與肌束顫動,尤其以唇、臉頰及舌頭周圍為明顯。病程進展至約50歲左右,患者在臉部、喉部及舌頭出現延髓肌肉無力情況,導致咀嚼與吞嚥的問題而說話含糊不清與產生鼻音,反覆且週期性的吸入性肺炎是此症常見的死因之一。


遺傳模式:
  此症的相關基因是位於X染色體Xq12的位置上,為一X染色體性聯隱性遺傳,性聯遺傳指的是缺損的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而隱性遺傳是指必須一對(兩條)染色體皆有缺損才表現病徵者。
    女性患者身上需要有兩條缺陷的X染色體同時集中在一起,才會發病,若只被遺傳一條有缺陷的基因,通常是無症狀的帶因者,女性帶原者所生育的子代中,有50%的男孩會罹患這個疾病,而有50%的女孩會為帶原者。但在男性則只需一條缺陷基因即會產生症狀,男性患者所生育的子代中,所有的女兒則皆為帶原者。

治療:
  目前並無有效治療方式,主要針對症狀進行治療,著重於物理治療跟復健,包含使用支架跟助行器等。患者擁有與正常人一樣的生命期與智力。

2017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本會「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