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分類與介紹
分類代碼:1409
疾病類別:14
疾病名稱: 腎上腺皮促素抗性  ( ACTH Resistance )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有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沒有
ICD-9-CM診斷代碼:253.4
ICD-10-CM診斷代碼:E27.49

病因學:
        腎上腺皮促素抗性症候群是由一群罕見的臨床特徵所組成之症候群,有時候腎上腺皮促素抗性可能是唯一單獨存在的臨床表徵,或者合併其他症狀。其中包括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familial 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 FGD)與Triple A症候群(Achalasia Addisonianism Alacrima syndrome)。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患者,位於ACTH接受器(MC2-R)的位置已被確認有數個誤義突變(missense mutations),但並非全部的患者身上皆會有此突變的發生。Triple A症候群典型特徵為腎上腺機能不全(adrenal insufficiency),賁門弛緩不能(achalasia)與淚液減少(alacrima)等三種組合,並伴隨著一些多變的神經學症狀。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不分性別,下一代每胎皆有1/4罹病的機率。

糖皮素缺乏症(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

基因缺陷
染色體位置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第1(FGD1)
(familial glucocorticoid efficiency 1)
MC2R 18 p11.21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第2型(FGD2)
(familial glucocorticoid efficiency 2)
MRAP 21q22.11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第3型(FGD3)
(familial glucocorticoid efficiency 3)
MC2R基因缺陷 8q11.2-q13.211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第4型(FGD4)
(familial glucocorticoid efficiency 4)
NNT 5p12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第5型(FGD4)
(familial glucocorticoid efficiency 5)

TXNRD2

22q11.21

        罹病患童經病理學上評估後發現在腎上腺的小球區(zona glomerulosa)組織完整,但是腎上腺束狀區(zona fasciculata)與網狀區(zona reticularis)組織卻有明顯的萎縮現象。這些變化伴隨著有較低的血漿皮質醇(cortisol)濃度,因為腎上腺的束狀區(zona fasciculata)是分泌糖皮素(glucocorticoid)產生最主要的組織。
        由於腎上腺皮促素(ACTH)由腦下腺分泌,主要功能在促進腎上腺皮質部合成與分泌皮質醇(其中最主要為血清腎上腺皮質素),皮質醇可進一步抑制腎上腺皮促素的分泌,形成一負回饋機制。因此當主管腦下腺分泌的下視丘(hypothalamus)功能障礙時,導致負回饋機制被破壞,無法控制腎上腺皮促素(ACTH)的分泌,造成腎上腺皮促素(ACTH)數值上升的現象。
        而腎上腺的小球區(zona glomerulosa)組織完整,所以礦物性皮質素(mineralocorticoid)的產生未受到影響。至於血漿中腎素(renin)與醛固酮(aldosterone)濃度也都在正常範圍內。

發生率:

  確實的發生率無法得知,為一罕見疾病,只有少數一些個案被報告過。此症發生率無法估計的原因是因為患者症狀的變化很大,有些患童在診斷前就因不明原因死亡,有些則僅有輕微的症狀,因此沒有確診。
臨床症狀:
  在嬰幼兒時期,患者會有餵食上的困難,因為有慢性的唾液減少,嘔吐與食慾不佳情形,導致一些患者產生體重不易增加的狀況。若無適當治療時,就會產生糖皮素(glucocorticoid)缺乏現象,伴隨著頻繁的低血糖癲癇發作,最終導致腎上腺危症(adrenal crisis)。因為糖皮素(glucocorticoid)缺乏,導致負回饋機制失效而造成腎上腺皮促素(ACTH)分泌增加,此過程的中間產物促黑激素(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MSH)也上升,在皮膚的接受器產生作用而導致黑色素沉著現象。大多數患者一開始只以黑色素沉著來表現,這個現象對於臨床診斷也有很大的幫助。

治療:
低血糖(Hypoglycemia):
基本上應立即診斷與治療低血糖,因為低血糖所引起的癲癇發作是一重覆且週期性的症狀,會引起腦部的損傷。當發生低血糖原因不明時,應先建立一條靜脈輸液來補充糖分,並收集5-10ml 含抗凝劑(heparin)的血液來進行檢驗。在這類患童懷疑有低血糖現象時,無需等待血液或血漿的葡萄糖試驗結果,應優先給予靜脈輸液。
糖皮素缺乏( 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補充糖皮素(glucocorticoids)不僅能避免腎上腺危症(adrenal crisis)的發生,而且也能維持正常的生長。

診斷及預後:
        此疾病的患者終生會有腎上腺功能低下的現象,當患者處於發病與壓力的狀態下,應增加糖皮素補充劑量並重新調整使用的藥物,以避免腎上腺危症(adrenal crisis)的發生,維持正常的生活

Triple A症候群(Triple A syndrome, Achalasia Addisonianism Alacrima syndrome)

病因學:
  此症候群的致病基因AAAS基因位於第12條染色體上12q13.13的位置,此疾病與腎上腺和神經學上的疾病有其相關性,並與腎上腺白質失養症的臨床症狀相類似。

典型特徵:
  腎上腺機能不全(adrenal insufficiency),賁門弛緩不能(achalasia)與淚液減少(alacrima)。

其他病徵:
  包括:心智遲緩(mental retardation),反射上升(hyperreflexia),視覺誘發電位受損(impaired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肌肉無力(muscle weakness), 異常出汗(abnormal sweating), 瞳孔大小不等(anisocoria)以及姿勢性低血壓(postural hypotension)等神經學上多變的症狀。

發生率:
  目前仍是未知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不分性別,下一代每胎皆有1/4罹病的機率。因為此症的臨床症狀多變,不易診斷,有可能導致腎上腺危症(adrenal crisis)與無法解釋的兒童期早夭,因此實際發生率難以評估。

治療:
1.糖皮素缺乏(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補充糖皮素並避免腎上腺危症(adrenal crisis)發生,若懷疑患者發生腎上腺危症(adrenal crisis)時,應立即補充大量糖皮素,並密切注意身體狀況。在補充糖皮素的同時也需密切監測生長發育的狀況,否則過度補充糖皮素這類的類固醇激素可能會阻礙正常的生長。

2.賁門弛緩不能(achalasia):當有賁門弛緩不能症狀時,最好的治療方針就是以外科手術來進行矯正。術後需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因為胃、食道逆流或吸入性肺炎的緣故而導致的肺部併發症,若產生以上症狀,必需另外給予制酸劑。

3.淚液減少(alacrima):患童需要經常使用人工淚液來改善,也需於每年接受眼科的專業評估。

參考資料:
1.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list_uids=10698592&dopt=Abstract
2. https://omim.org/entry/202200
3.http://www.emedicine.com/ped/topic747.htm
4. https://omim.org/entry/231550
5.http://www.emedicine.com/ped/topic71.htm


2017年委託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 審稿 
2023年劉士堯醫師 審閱更新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