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for ebook
P. 13

桂花守護者




                    桂花香再現

                        隔天晚上,他們 3 人與陳莉茵創辦人約在咖啡廳,在咖啡香中為桂花樹請命。「 當時創
                    辦人一聽,馬上說要留下這批桂花樹。她認為這些樹都是生命,還都是 15 歲樹齡,很珍
                    貴;另外,她也尤其珍惜這份留在土地上的特殊情感。 」

                        他們討論先將桂花樹移入美植袋,估計未來福利家園工程約 3 年,3 年後再依照工程計
                    畫,將這批桂花樹移入土中做長久的安置。這一談定後,陳創辦人馬上跟本會當時的曾敏傑
                    董事長討論,並在第一時間獲得支持,移植桂花樹的行動正式展開。

                        為樹請命並獲得同意後的第 10 天,是動土的良辰吉時,他們簡單做了儀式後,3 個志工
                    帶著計數器,一步一腳印走遍家園,他們撥開雜草、藤蔓,一棵一棵將埋沒在蔓草中的桂花
                    樹找出來,「第一次數,總計 475 棵,後來我們又在圍籬旁邊找到了一些,總計有 500 棵

                    的桂花樹在等著我們。 」
                        他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拜訪園藝專業人員,瞭解移植的辦法,「很幸運的是,我們

                    選對時機,基本上秋天就是最好的移植時節,一到冬天就不行了。 」劉維新說,也幸好恰
                    逢暖冬,讓他們多了一些作業時間。
                        然而當他們請園藝專家來估價、協助移植時,卻遇到困難。由於這裡本是一座休閒茶廠,

                    桂花樹的旁邊有磚牆,頭上有屋頂,地下還埋設水管,樹幹旁邊一堆碎石,更別提那些把桂
                    花樹掩埋的藤蔓,「找了幾家廠商,有些甚至連估價都不願意,直說這是件大工程,太難
                    了。 」杜台興無奈的說。

                    沒人願意移植,為桂花樹請命的行動要暫告終止嗎?

                       「沒有人來做,我們自己來。 」劉維新承諾入住早已荒廢多時的福利家園園地,而杜台
                    興與羅文係也豪氣相挺,3 個人誓言要把 500 棵桂花樹都留下來。於是福利家園在正式通過
                    編定為社福用地後,桂花樹的移植保存成為首要任務,同時基金會進行「500 桂花,500 貴
                    人」認養計畫,希望為日後福利家園的籌建,募集更多社會大眾的支持與認同。

                        隨著認養計畫逐步擴散發酵,來自各界的關懷連綿,獨立文字工作者楊惠君、自由時報
                    記者黃美珠、樹醫師李碧峰,還有企業機關團體集結同事朋友們一塊響應,亦陸續獲得名人
                    伍佰、許如芸、藍正龍、黃韻玲、曾寶儀等人的參與支持。










                                            桂花樹移植過程歡迎收看「 華視新聞雜誌 」―
                                           「現代愚公,守護桂花香」專題報導


                                                                                                           1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