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體染色體隱性遺傳肢帶型肌肉失養症:臨床表現

疾病名稱/
基因名稱

症狀

虛弱部位

小腿肌肉

攣縮/
脊椎側彎

發病
(
平均年齡)

坐輪椅年齡

肌聚糖病
LGMD2C / SGCG
LGMD2D / SGCA
LGMD2E / SGCB
LGMD2F / SGCD

基因產物完全缺陷:難以跑步,行走

基因產物部分缺陷:肌肉痙孿,運動不耐

近端肌肉

肥大

晚期發生

3-15

(平均8.5)

青少年-年輕成人

~15

LGMD2A / CAPN3

難以跑步,行走,踮腳;背僵硬(少見)

近端肌肉(臀部伸展肌和髖內收肌群正常),肩胛骨明顯外翻

萎縮

早期發生

2-40

(平均8-15)

在發病後11-28

LGMD2B / DYSF
修肌蛋白缺乏症

無法踮腳;難以行走

遠端肌肉和/或髖骨-股骨附近肌肉無力(無肩胛骨明顯外翻)

短暫的肥大(少見)

17-23

LGMD2G /TCAP

難以跑步,走路;垂足

近端及遠端下肢肌肉,以及近端上肢無力

9-15

發病後~18

LGMD2H / TRIM3

面神經無力;步態搖擺(鴨步),上下樓梯困難

近端下肢肌肉;頸部

肌肉萎縮

無報告

1-9

晚年

LGMD2I / FKRP

難以跑步,行走

近端肌肉:上肢>下肢

肥大

罕見,晚期發生

1.5-27

(平均11.5)

發病後23-26

LGMD2J / TTN

近端肌肉

5-25

平均在發病後20

LGMD2K / POMT1

疲勞,上樓梯和跑步困難;有限的語言發展伴隨認知延遲

輕微的無力;近端>遠端

大腿和小腿肌肉肥大

5位病人中有2位腳踝攣縮;1位患者有手肘,脊椎,和頸部攣縮

1-3

~17

(依據1位;其餘4位,7-17歲,仍然可行走)

LGMD2L / ANO5

近端上下肢無力和/或用腳趾站立困難;成人期發病(>20)

近端髖骨-股骨附近肌肉或下肢遠端

四頭肌,膕繩肌和肱二頭肌萎縮

攣縮(手腕,手指,脛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

青少年-50

沒有報告

LGMD2M / FKTN

早發性的肌無力,爬樓梯困難,併發其它疾病時更嚴重的衰弱, 對類固醇有反應

近端肌肉:下肢>上肢

小腿,大腿,和肱三頭肌的異常肥大

沒有報告

4個月-4

沒有報告

LGMD2N / POMT2

跑步和起身緩慢

小腿肥大

肩胛骨明顯外翻和輕微的脊椎前;智力障礙

18個月;在5雖無症狀

20

(1位病人)

LGMD2O/ POMGNT1

坐姿站起和爬樓梯困難;嚴重近視

近端肌肉>末端

小腿和四頭肥大;膕繩肌和三角肌消瘦

腳踝攣縮

12

19

(1位病人)

LGMD2Q / PLEC

運動的里程碑延遲,爬樓梯有困難

近端肌肉

一名病人肌肉萎縮

一名病人多處攣縮

2-3

24

(1位病人)